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年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开展了年度监测复查。监测复查重点对各县小学和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进行监测,同时,对班额和校额情况进行了测算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总体上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个县年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0.,处于较好水平。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及运动场馆配置继续改善,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3.7%、1.8%。教学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个县年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6%、9.1%,小学和初中计算机台数、图书册数和教学仪器设备值三项指标差异系数在0.至0.之间,保持在较好水平,教学装备均衡程度达到国家标准的县占86%以上。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个县年小学专任教师数量比上年增长2.9%。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监测同时发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12个省的38个县小学或初中综合差异系数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个县中,仍有4.2%的班级是大班额,中西部地区55人及以上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近八成的县存在大校额现象。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和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三项指标差异相对突出,小学分别有34.4%、12.9%和11.7%的县校际差异系数过大;初中分别有23.7%、13.1%和8.3%的县校际差异系数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