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计划”的教学改革工程,旨在提升计算机领域的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这一计划由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提出,以北京大学为牵头单位,由全国33所高校参与实施。该计划将用两年时间推出一批计算机领域的名课、名师、名教材,为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划”的名称有三层含义:一是在计算机语言中,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二是在数学语言中,十进制的“”是由“0”和“1”组成的最小的素数;三是在英语中,“”用来指代“一个学科中最为基础的知识”。这些含义体现了该计划对于计算机领域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视和追求。
据悉,“计划”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33所计算机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高校为主进行试点;第二阶段在全国高校中分类分步进行推广,并期望对其他学科专业起到标杆作用。目前,该计划已经选择了12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分别组建一个由一所学校牵头、10所到15所学校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这些团队将按照知识点的形式组织课程教学,并编撰相应的教材和实践项目。同时,该计划还将通过课堂观察、教学研讨、教师培训等方式,引导老师更加注重教学及教学问题研究,发掘组建能听课、会讲课、懂课堂的高水平教学师资团队。
“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需求而制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该计划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百度初秋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