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武永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好计

创新是大学必须承担的使命,而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替代。当下,完善大学创新体系,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年工作要点》发布。其中,在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的工作中,明确加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其目标是在5年内发展万高校开发者,为新计算产业生态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

计算机教育如何做到产教融合?如何创建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范式?近日,中国教育在线专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系主任武永卫教授。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就如大学教育任何一个工科院系专业都要先学习数学一样,当下,计算机也逐渐成为了一门通识基础课。但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该如何定位?聚焦哪些关键能力?

武永卫教授认为,从国家层面上来说,面对“卡脖子”问题,在计算机的底层技术,以CPU、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计算机系统能力方面,我们的产业还需要再发力,而人才培养上也需要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