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近30年,中学一级近20年,该向高级

王老师是我一位学生的老师,因为教育实习和他有了联系,也就成了朋友。扩招前的老师专毕业,函授本科,底子不错,教学经验丰富,学生也很喜欢。王老师的中级职称评得还是很顺利的,基本上没耽误什么事。按照他的教学情况,应该是能评得上高级的。可是王老师的脾气有点怪,他认为刊物上发的文章,有价值的不多,就是坚决不写文章。我劝过他几次,让他“从善战如流”。他对我说,在教学上下功夫我不怕,就是不愿意胡诌八扯凑文章。其实他也不是没写过,只是有点自持清高,不愿意投那些花钱就发的杂志。投了几次比较好的刊物,他又没有关系,也没能发表,从此就作罢了。

王老师对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要求论文是有极大意见的。他的观点是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又不是评大学教授,要什么论文,有论文的教学照样不中用。这种观点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客观情况并不依他的意志为转移。连续几年评高级都因为没有论文而无缘。这老弟一气之下对我说:“不让我评,我还不伺候了,反正也不能不让我教学了”。从此,他就和职称评审说再见了,因为教学效果好,领导也找过他几次,可是他就是不为所动。

实事求是地说,中小学职称的评审却被对一线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无论是评上的还是没有评上的,都有很大意见。但是,目前教师的待遇是和职称挂钩的,教师不得不为评职称费尽心机。为了发论文东拼本凑,找人花钱,甚至弄虚作假,严重地破坏了教育生态。像王老师这样的教师并不是太多,也不是说看得开了,多多少少有一点老知识分子的脾气,不屑为了利益丢了面子。正因为如此,我还真有点佩服这位老弟。

教师职称本来是大学的,在中小学设置职称制度本意是为了鼓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荣誉。但是以实际过程中,却并没有完全按照制度设计的初衷来走。因此,广大教师呼吁取消职称的声音不响起。但从目前情况取消职称是不可能的,但是进行评审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方向要求,分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不将论文、外语、专利、计算机水平作为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

这就说明在中小级教师的高级教师的岗位比例会增加,评审更加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不再将论文作为限制条件。这应该是对中小学教师职称方面的政策利好,希望像王老师这样的教师能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心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