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再次面向全球,抛出召集“天才少年”的橄榄枝——
“欢迎来自全球的天才少年加入我们,拖着世界往前走!”
作为华为第一批首档万年薪者的张霁备受瞩目,纵观他走过的历程,发现他身上有三大闪光点。
01拼爹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拼爹。张霁的父母都是湖北通山的教师,小时候,父母就培养他独立自强的能力,即使买个小零食,也会让他动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他明白要用劳动获取报酬,不劳而获始终是不现实的道理。
对于学习,父母并未强求他去学这个学那个,只是将学习的利弊告诉他,培养他自发的学习能力。告诉他如果上学习班,就可以每天吃到零食、可以买到新玩具,长大后还可以买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不上学习班,要零食和玩具就得和之前一样,要帮家里做家务才可以得到。
父母很尊重张霁的想法,让他自己选,并说出理由。他们从未干涉他做的选择,只有当他做错时,才会教育他,告诉他正确的思维,让他重新步入正确的理念。
父母一直教导他:专注力很重要,只专注当下的事,学就学得透彻,玩就玩得尽兴。
张霁铭记父母教诲,认真刻苦学习。上一年级时,便跳级完成了二年级的学业,到了三年级,又连跳两级,直接上六年级。
5年,张霁考上湖北重点中学鄂南高中,此后成绩一路下滑,高中时期,成绩一直处于中等。第一次高考时,成绩离本科的录取线还相当遥远,张霁选择复读一年,第二年,才勉强考上武昌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专业,这是一所专升本的院校,当时只能算是一所三本院校。
02坚守自我
成功,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在普通高校,学生最不重视的就是学习,很多同学把学习变成强制任务、走形式,但张霁不是这样,他认为,学校的好坏,不能决定未来。在校期间,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浑浑噩噩混日子,而是下定决心改写自己的命运。
大学期间,张霁每天除了上课,其它时间全泡在图书馆里复习科目,他对待学习从不懈怠,上课永远选坐第一排,目的是想让周围环境监督自己。靠着这样一股铆劲,他拿下了英语四、六级证书、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及IT职业技能大赛资格证书。
除了学习上的刻苦以外,张霁还十分重视培养课余爱好,唱歌、摄影、国画无所不能,大学期间,当选为“校园十佳歌手”,老师都夸他是工科班里最诗情画意的男生。
然而,他还是很有危机感,知道自己还没达到奋斗目标,而选择继续考研,他给自己设定了紧密锣鼓的学习计划。在他的努力下,考研之旅成功上岸。
刚上研究生时,周围人都瞧不起他,认为他来自一个非主流的大学。但他并没有将旁人的在意放在眼里,上课依然选坐第一排,下课依然泡图书馆学习。
刚开始,张霁的学习成绩,与班里同学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不气馁,一直专注努力,成绩很快得到提升,周围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很快他就成了校园的风云人物,被推选为研究院的学生会副主席。
在读研究生期间,张霁虚心跟随导师学习,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表现突出。
此时,他最大理想是博士考试一所优质大学,目标锁定华中科技大学,当时竞争名额十分激烈。张霁努力学习,研究生毕业拿到了硕士学位后,成功地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此时,作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对一般人难懂的专业知识,他却沉浸其中,开始施展自己的天赋。第一次拿到自己的课题时,他马上进行分析与调研,遇到难题时,主动请教导师。
即便这样,他还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论文投稿遭到了6次拒绝,但他不放弃,找出失败原因,继续咬牙学习攻克难关。
后来终于在顶级期刊tpds发表了论文,这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计算机协会评选出为数不多的期刊之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