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南开大学化学学科百年庆典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德国应用化学》、《化学科学》等在化学领域内顶级的期刊代表,均以视频的方式向南开发送了祝福,这一幕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以文理商这三个优势学科享誉国内外的南开大学,其化学学科的实力竟然也如此强劲?
继续往下深挖后,小编又发现,在去年2月时,国际顶尖科技期刊《AdvancedMaterials》就为南开大学开设了百年校庆的专刊,而这一杂志正是工程与计算机大学科、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的顶级期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化学领域内的顶刊都对南开大学如此青睐呢,别着急,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在年五四风雷中诞生的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工程”和“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如今也是首批迈入“双一流”行列的全国知名学府,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在国际上拥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
而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可谓是与南开同生长共发展。年建校伊始的理科“化学门”,是南开化学学科的起源,年,邱宗岳先生正式创建化学系,是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到了年,杨石先先生去往化学系与邱宗岳先生合作共建,随后朱剑寒、高振衡、申泮文、王积涛、陈天池、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等大批先辈科学家相继加入,使南开化学逐渐成为南开大学乃至中国化学事业的重要中坚力量。
在这些老一辈南开化学先贤的带领下,南开化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开大学的化学系曾汇聚了22名两院院士,且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近40项。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斩获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10月28日,周其林院士更是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今年3月,自然指数官方网站发布了“亚太地区自然指数”,包括亚太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强名单,以及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4个学科类别百强名单,统计时间范围为年1月1日至年8月31日。其中,南开大学位列亚太地区第14位,在化学领域中排名第7。
近三年来,南开化学年均新增项目数超过项;年均新增项目经费超过1.3亿元;年均以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篇以上,其中顶级期刊论文年均篇;年均申请专利余项,授权70余项。同时,学科教师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4篇,除了前面提到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荣获了二等奖2项,荣获未来科学大奖1项。
除去令人瞩目的科研和学术成就,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为天津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年7月,受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化学会委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申报并最终获得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年)的承办权,这一国际青年化学爱好者的盛会时隔27年重返中国,体现了中国化学在国际化学界的重要地位,也展示了南开化学的深厚底蕴与世界性影响。
时至今日,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布局完整、门类齐全,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及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与化工、农业硕士2个专硕学位点,已经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学科布局完整、师资队伍优良、科研实力强劲的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高地,如果有对化学感兴趣的考生千万不要错过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