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举目望去已是千山绿,青年宜趁东风扬帆而起。考研、保研故事及经验分享,用文字记录那些挑灯苦战的夜晚与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铭记那些奋斗的年华。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姚承熙,听听他的故事“我的科大梦”!
敢于做梦
我是一个来自江苏农村的孩子。虽然江苏整体发达,但我成长的村落交通不便利,市貌也不繁华。读书的时候没有机会接触各种竞赛,唯有埋头苦学,在千军万马中努力奋斗。从小就着迷军事的我对军人这一职业有着崇拜和向往,依稀记得年村里出了个考上国防科大的学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像欢送英雄一样送他去读书。一颗种子暗暗埋在我心底,我心里暗暗发誓,将来我也可以像他一样,去到这所梦中的学府。
高考第一年分数不够,国防科大与我擦肩而过,我不愿放弃,毅然选择复读。第二年复读时每天学到凌晨2点,用看军人照片来作为精神支撑,习惯了倒也没那么痛苦,就是困得扛不住,好几次站着背书睡着了。但这一年,发生了彻底打破人生规划的事情,我在下楼梯时不慎把手摔断了,医院病床上,看着苍白的天花板,我深刻地明白,这一次,梦想又变成泡影了。断的是骨头,碎的是梦想,最终我选择了就读一所地方高校。
报考国防科大的梦依旧在我心底,大二听说学长保研至国防科大,了解到这里招收地方生,我的梦又重新燃起来。我本科学的计算机,这个专业国防科大很强,就这样,我下定了报考决心。
不懈追梦
大三放暑假回家,我爸来火车站接我,但环顾四周也没发现他,仔细一找才发现他皮肤黝黑的亲儿子都认不出来了。后来听我妈讲,我爸顶着酷暑和暴晒在外面工作,非要腰疼受不了才回家,还不准妈跟我说。我哽咽了。像我父辈一样没有学历和文化的人,挣钱只能靠血汗,他们能给我的不多,但总是会拼尽浑身力气,给予所有来期待我完成自己的梦想。我们两个大老爷们相视着,实在说不出煽情流泪的话语,但彼此给着对方动力。这一次回家使我明白,追梦路上陪伴我的,还有我的家人。
年夏,大三逝。明媚的阳光投在考研教室的课桌上,一片斑驳,空气中满是炙热的奋斗气息,一片生机,我也对未来天真而浪漫的幻想着。在这里,和大学好友一同起早贪黑,生活单调而充实。在接下来的半年中,我们每天在教室一坐十几个小时,拒绝一切娱乐活动,生怕浪费一分一秒。但心态不佳的我隔三差五心情烦躁、情绪崩溃。好不容易熬到考研,我在一边去熟悉考场的路上一边背政治,学到当天半夜12点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在路上掉了,因此,我可能连考场都进不去。那一晚,万念俱灰,像是到临人生至暗时刻。毕业将至,站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心高气傲的我看都没看“调剂”这条路,毅然二战。未完成的梦想的力量过于强大,在夜深人静的时分,在细雨无声的时节,使我的内心不得安宁。
年7月,二战,出发。即使是一样的旅程,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每天白天埋头看书,晚上累了就去操场跑步,生产内啡肽的同时,也使身体与精神达到最大程度的平衡。随着跑步里程的积累,我开始挑战马拉松。8月北京的半马和11月泰州的半马都顺利完成。事后回想,如果我没有跑步,考研或许会很痛苦。一年过去了,孤军奋战的我坐在窗前,看花开花落,四季穿梭。也许是两年考研经历使我变得成熟,也许是跑步培养了我的耐性,孤独的我却反而变得异常平静,按照计划一天一天地稳步前进。直到考研的前一晚,我破天荒地失眠了,因为放弃了太多,准备了太久,潜意识里无法平静。时隔一年,踏入考场,当然会有恍若隔世之感。两天的考试很快过去,失眠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发挥尚可。
终于,我来到了最接近国防科大的地方。
终已圆梦
我想,多年以后,当我坐在产房外等待我出生的孩子时,一定会想起在教室外面等待复试时的景象。排名靠前的考生面试完便陆续离开,只剩我一个人坐在昏暗的走道里悄然等待。我突然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放空,脑袋里不再有任何回忆,内心也没有一丝兴奋和紧张,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转折。复试结果传来的早上,我大笑了一场,终究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考研这场马拉松,我站上人头攒动的起点,枪响,开始奔跑,与同伴、对手渐行渐远。我孤独地向前、擦汗、补给,遇上伤病、痉挛,终于冲过终点。结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段旅途中,我满足了自己的内心。
我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去考研,每天花一个小时去跑步,人生终究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积累过程,今天的任何作为,都将对明天产生影响。没有跑步的经历,我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坚持下来,没有工作中的积累,我就不会有资本和胆识在面试中打动老师。
胡适先生曾说:“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信心的时候。”我也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信息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