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成为继医疗、住房之后的又一内卷严重的民生问题,早在10年前,由于补习机构相对较少,大学扩招不算太厉害,所以只要考上二本以上的高校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但是从放开民办办学,高考扩招之后,考大学虽说很容易,但困扰大家的就业问题则显得也发严峻起来。本科不上、就很难就业,专业不报考计算机类,误入天坑专业,毕业即失业,本科不考研,找个像样的工作不容易,研究生不是双、的,一样被用人单位嫌弃,各种内卷铺天盖地,令广大老百姓防不胜防,教育的遴选作用也越来越弱化。有小伙伴说,早在10年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比上名牌大学更划算,简单说就是想要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命运,变得越来越难了。尤其是很多省份的教育厅从中考开始,就限制了考普通高中的比例,加大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唯一的办法就是逼迫孩子拼命学习,但是五比五的考高中比例,不管你怎么努力,最终还是有一半的孩子不得不上职高,连考大学的机会都没有。按理说,要分流的话,等到高三再分不迟,中考就分流,让很多孩子和家长没了盼头,加之目前的职高办学水平不高,孩子进职高,等于就出社会了,学不到东西跟没有上学没啥区别,也是农民工的命。唯分数论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大弊端,但是如果不按照分数进行考大学,那么招生的不公问题又会更加突出,单一的考大学就业这种形式,就业渠道单一,这也是大家不愿意报考职高的原因所在,如果职高毕业,能拿上五六千的工资,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到位的话,或许报职高的孩子更多。其实目前完全可以在上高中方面放开,让家长和中考生自行选择是否读高中还是职高更科学一点,不然强行五五分,让很多被迫上职高的孩子和家长心中不服气,毕竟接受高中教育也应该是每个学生应该享受的。马上要中考了,尽管目前依然按照五五分来考高中,但对于能考上高中的孩子来说,上高中后,考大学相对更容易一些,目前大学招录基本上达到了上千万人次,能上本科的大概占到一半不到的样子。中考生后期如何复习应考也是家长和考生们现阶段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在孩子中考的关键时刻,家长需要做什么?鼓励,相信孩子能行。指导不了孩子学习,就免除孩子的后顾之忧。这个时候差不多是第二次模考的时间了,是检验孩子到底学得如何?能考个什么样的高中?孩子的学习己统够努力了,学校不会放松孩孑学习,每天的大考小考持续不断,家长唯有支持。孩子的作题能力如何培养?无数次训练,让孩孑掌握行之有效的考试技巧,知识掌握了,还得知道如何用?成绩好还要要求更好,班级前几名,差的也希望出现奇迹,万一运气超好,能考上高中孩子大幸。其实孩孑多次模拟,孩子己知道自己的定位,能考多少分?最后中考中前几名都是平时考试中佼佼者,你的成功和你的汗水分不开。也有黑马出现,那也是中等的有潜力的学生。这个时候努力就很重要,成绩会上升得快,绩优股。差的平时一塌糊涂,到了真正中考,运气好选择题全对,再超常,最后涨80分,又会如何?学生信心是在每次考试中提升,相反成绩差的也会每次打击中认清现实,扬长避短。不放弃就有希望。你比别人多坚持一会,你就是成功者。适当地把学习重点转移一下,不要执着于语数英,那都是平时下大功夫的。政治历史更应该偏重一下,历史做题技巧,开卷考试你也考不了高分。原因在哪儿,历史的审题又上升一个新台阶,简明扼要,抄了一大通,没有要点,人家不给分的。短文更要求你字体认真,学会介绍相关事件,又把事件联系起来,字数不宜太少。有规律可循,那才会拿高分。对于中考五五分,大家有何看法?可以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