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十年前,有人大肆吹嘘电子商务是一种生活方式,某些平台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被替代,而笔者一直对其观点持批判态度,电子商务永远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商业工具而已。当年的某些电商平台红遍全国,主要原因是国内人才供需的不平衡所导致。十余年后,这些平台的生活方式一一被人打破,其不可替代性突然被别人一一瓦解时,才发现,这个工具已经成了人人都可以使用并参与创建的工具,其稀缺性已经荡然无存,所以,电子商务也就不再成为个别人的“赚钱”工具。
才10余年时间,电子商务的境地与目前高考计算机专业热其实是相似的,计算机专业热,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人才供需不平衡,计算机专业人才欠缺所致,所以各行业各都需要招聘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
也许不需要10年、也许20年后,计算机专业必将消失殆尽,这个专业会因为其融合进入每一个专业中去,成了一把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不是部分人的专业(工具)。比如软件工程专业,当各行各业充分发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于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必将大幅减少,而随着该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对编程软件的熟悉,很可能就会导致专门的软件工程专业消失。正如一些软件工程行业的大咖所说的,以后编程根本不需要人,机器也可以编程。
“互联网+”的终极目标很可能就是干掉计算机专业,从“互联网+”概念提出不到1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的展开学科融合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甚至新文科,更有交叉学科等进入等等,都会将计算机方面等知识融合进入每一个专业中去,从而让每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等大学生都能熟悉自己所学专业所必须等计算机技能,由此导致社会对计算机专门人才需求减少,导致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减少,到最后单纯的计算机专业消失,而与各专业对应的行业计算机应用人才兴起。
我们举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例子,计算机专业行业的翘楚电子科技大学,也开始和一些行业性高校合作办学,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开设“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专业,专业名称为“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这是一种超前的合作,亦将成为未来计算机专业的趋势。
其实,计算机专业不会最终消失,而是与其它所有行业、所有职业、所有岗位有机的融合,计算机应用、简单的软件编程能力将融入专业人才的学习课程中去。大家最有体会的一个本科专业,估计就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个专业本来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有机结合,但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必将部分学习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部分计算机专业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单独工作能力。
比如华东理工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还需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WEB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数字动画编导与制作等等,其主干学科就是计算机学、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多媒体技术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笔者再举几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当年每个公司都需要配备计算机硬件维护人员、网络维护人员,但现在很多中小公司都没有这方面人才的配备了,因为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具备了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维护的基本能力,这些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已经融合进了所有的工作人员技能之中,那么这方面的专门岗位就势必被淘汰。
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企业网站的开发、设计与制作,原来社会中海量的网站设计、制作公司,可现在很多都已经被淘汰了,因为很多所谓的网站设计、制作公司都是程序的拷贝者,他们高收费的拷贝程序网站,与一些专门的智能化网站模块设计制作软件相比较,根本不具成本优势,这又将是不久将来会被淘汰的行业。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扩张及学科的融合,笔者想,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专业的热度会大幅度降低,而具备计算机能力的专业型的人才势必受到追捧,这才是未来新专业学生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