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朋友学编程,一场荒诞的抓娃娃,

PS: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互联网的火热不仅点亮了大佬们的创业热情,不仅燃爆了朋友圈中的流量,同时,经过层层传导,也作用到了儿童教育的链条上。其后果就是,让很多本该还在玩泥巴的小朋友开始研究算法。

一场荒诞的抓“娃娃”编程,缴在起跑线上的智商税。这是我一个十年老程序员对“少儿编程”的看法。初看是不是觉得小良太偏激了,常看我文章的粉丝们应该知道,我很少会这么旗帜鲜明的表态。实在是因为,我搬了十年的代码,分外清楚绝大多数程序员是什么样子,,青春饭,搬砖,码农,这些多少带着自嘲的名词,也足够告诉你,就是学好了编程,也绝不是赢在起跑线。

对于还在犹豫的家长来说,我想说,编程在您的眼中是什么呢?是数字?是逻辑?或者干脆就是黑科技?在我看来,编程其实就是一门语言,就是一门表达。把话说清楚,就是编程。甚至和数学没多大关系,这也正是为什么如此多的程序员自嘲为码农的原因。不是在创新,更多的是在重复和堆叠。ifelsefor循环,listmap随便套,这才是真的。当然,你要说科学家们的研究,那确实是高科技,但也觉不需要从小朋友抓起。有这些精力,真不如开开心心玩玩泥巴,学学美术,舞蹈好。

交代完编程是什么的核心后,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少儿编程:

1、现在的少儿编程教什么?怎么样?

市场上,专门针对儿童的编程方向不多。但奈何儿童编程的市场已经被带的火热,逐渐有一些关于儿童的编程环境诞生。纵观现在的儿童编程,无外乎三种形式:

一是智能机器人编程二是Scratch启蒙编程三是Python创意编程智能机器人是针对3-9岁的孩子。基本就是打着编程的名义过家家,说穿了就是玩积木,以前小宝宝们搭好积木,进行角色扮演,过家家。现在不同的是,那些积木成立智能积木,在搭建好之后,可以通过一些APP来控制。宝宝们也许点击一下APP就能让积木动起来。5岁的宝宝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编程,我无力吐槽。孩子喜欢玩的是积木,锻炼的是想象力,非要被成人解读为喜爱编程,这种引导没必要。

Scratch针对5-9岁的大孩子,通过拖拽、组合代码块,操控小黄猫完成动画和游戏制作的软件。这东西还真和编程挂钩了,更准确的来说,是模仿编程。不过,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多少能培养点氛围,至于锻炼脑力,逻辑什么的话,听听就算了。

Python编程则针对10岁以上的小学生。与以上两类启蒙课程更具游戏性不同,Python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一,是热门的编程语言。你可以理解为,从这里,孩子才开始真正学习“写代码”。但是英文化,程序化,指令化的编程,我认为只适合作为兴趣培养,不适合普及。

2、营销焦虑:轰轰烈烈的从娃娃抓起

上世纪,为了提高信息化程度,提出了计算机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口号。这在当时,是非常正确的。但年之后,中国市场变得非常灵活,营销焦虑变成很多商人的赚钱方式,而在教育方面,尤其是这样。

20年前的孩子学英语,10年前的孩子学奥数,现在的孩子学编程。浪尖在哪儿,孩子们的培训就开在哪儿。所以,时下就会出现“编程”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家长们还是不要盲从,兴趣和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说时下“幼儿编程”还不到成为孩子们新赛道的程度,小良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不成熟。

一、编程教材不成熟

适合儿童的编程教材不是没有,但很多都是国外的。直接翻译过来用,不见得适合中国的孩子们。而且,就算是国外,幼儿编程也只是探索阶段。

二、老师标准不成熟

好的程序员不一定就是好的老师,而且教孩子们的老师恐怕基本都不是程序员吧。对于这些老师的标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规则。

三、编程语言环境不成熟

在编程上,尤其是编程语言上,我们国家因为发展迟,几乎都是建立在字母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编程的。但这对于从小生活在汉字圈的孩子们来说,就造成了编程语言环境不成熟。

3、结语

看了这么多,你觉得编程会成为孩子们争破头的下一条赛道吗?现在少儿编程是智商税吗?如果觉得我写的有点道理,不妨给个赞鼓励下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