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C
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
COMPUTEREDUCATIONCONFERENCEOFCHINA
新时代新计算新教育
中国?厦门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新时代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计算机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计算机教育新生态,12月7-8日,主题为“新时代、新计算、新教育”的首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
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共同主办,由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秘书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麦思博有限公司、慧科集团承办,华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五家出版社协办。
来自学术界的知名学者联合企业界嘉宾,围绕计算机教育、技术发展、产业应用及产教融合等问题,带来权威报告与前沿趋势分享。
近位计算机领域的知名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到会演讲,参会代表逾人。会议包括两场大会主论坛、15场计算机教育、前沿技术分论坛和数十个创新应用展。
本次大会是新世纪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面向国内高校和相关产业界的计算机教育盛会。
01
开幕式致辞
.12.07
今后计算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产业化,一个是向教学转化。现在讲计算机的科学研究转化,主要是成果转化,主要是讲商品化、产业化。但实际上,还有一个转化的方向,就是向教学转化,就是科研成果要转化到本科教学。这个转化是很费时间的,不是自然的,要提炼归纳基本的知识内容进行转化。
我国现在已经是信息化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是计算机制造的大国,还不是强国。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数字化、智能化还在发展阶段,我们的计算机教育还需加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念突破。新工科建设是我们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是面向未来战略的必争领域,是做好人才储备的主动谋划。
厦门热切地欢迎全国计算机学科的领导、专家把学生送到厦门来实习、就业,更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带着技术成果过来,厦门在全国有着最好的法治环境、最好的营商环境和最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最好的居住环境,真诚期盼各位专家学者为厦门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
厦大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院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相继在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厦大拥有了完整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专门人才。
02
主题演讲
.12.07-12.08
什么是一流的软件人才?张尧学院士认为要分类,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培养方法。但总体来讲,第一是培养思考力,培养思考力就是培养解决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第二是动手能力要强,第三是知识渊博。如果这三点做得好,我国的软件事业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他强调,应该把价值塑造“放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了价值标准,学生才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学会选择,这样的人才是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
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发生了变化,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已经提升,系统能力的培养成为计算机本源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课程实践是其中的关键。吴建平院士还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在讨论培养模式、教材建设、试点高校等方面的详细规划。
人工智能在推动教育智慧化、现代化方面,本质就是要给用户和学生提供智能导学、精准推荐,具备场景感知,具备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教育行为数据的智慧化管理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的这样一种手段和方法。
学生为什么要学理化生,是为了理解自然;为什么要学史地政,是为了理解我们的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学计算机科学或者计算思维呢,简单来说,是为了理解信息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的人类社会。所有这些“理解”,就通识教育而言,主要追求的应该是基础性,而不是实用性,尽管实用更有意义。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要有复杂的科学机理,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复杂的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还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需求,这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培养的思路。这当中,创新思维的训练,问题导向,包括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科学和人文并举,是每一个新专业形成和发展基础,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思维。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要加强,因为我们遇到了重大的挑战和威胁,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问题:计算科学问题、体系结构问题、计算模式问题。这三大问题,如果没有人才攻关,是无法解决的,网络空间安全的专业学科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引入人才。
教育目的不是学好课内知识、考试考好,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工作。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不断探索和勇于挑战,而不是盲目服从和被动听话。
老师的重心不应该只放在好学生或天才学生身上,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