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三埠春华小学分高、低年级两个校区,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是一所能够招收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容纳六个班的学校。现该校共有25个班,6个年级,学生数为名,教职工56名。学校所有教学班都具有电子白板、平台电脑、网络设备,各项设备配置均按市的要求配备。经过一年来的信息化教育培训,该校的教师在信息化素养技能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而且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一、科学规划、积极投入,构建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平台。
学校现建有两间标准的计算机专用教室(56台/间),多媒体室一间,行政及教师办公用计算机63台,每间教室均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投影机;建有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一个,拥有资源服务、文件服务、电子备课、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师成长等信息,是一个功能比较齐全,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教学服务平台,各项硬件配备均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依托数字化,教师可以在平台中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操作,实现了管理的快捷与高效。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备课,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主动参与,积极行动,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充分地享受到了利用网络资源备课的优越性和便捷性。
(教师在利用投屏和电子白板教学)
二、强化师资,积极参与,为信息化校园提供保障。
信息化校园的构建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支撑,为确保信息化校园工作的正常运转,该校本着投入、培训、运用同步推进的原则,在做好软硬件及资源建设的同时,进一步立足运用,扎实高效地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时间上,固定时间集中培训和分散机动培训相结合;内容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培训相应内容;形式上,集中培训、活动培训、线上培训、课题研究相结合;组织上,加强领导考核。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大多数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会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会运用ppt软件制作幻灯片,会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目前,学校按上级的指引,利用粤教翔云平台来辅助教师各项工作。老师们只要打开网站,就可以随时浏览,随时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源,也可以直接利用粤教翔云的平台进行布置学生进行对应的练习,从而提高了教师工作的效率,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的利用,极大地促进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了老师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基本实现了教学条件的现代化。
三、提质增效、展示风采,尽享信息化教育成果。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师生徜徉其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一是为教育教学服务:通过强大的资源库老师们可以进行网上备课。教师们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信息化的利用,使春华小学锦上添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为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老师们体会到了信息化世界的魅力。校方表示,“我们会继续努力,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创新适宜于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春华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发展平台。”
(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