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三生提前上清华中国教育在线

昨天

是清华如期开课第一日

正式“在线”上课的

除了清华学子

还有一群特殊的中学生

他们是已进入

中学生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

获得保送资格的高三同学

这些同学

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49所中学

其中有4名同学来自湖北省

2名来自武汉

2名来自黄冈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同学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虽已提前拿到清华的“入场券”

但每天宅在家中仍感焦虑

如何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充实自己?

了解到同学们的需求后

清华根据申请情况积极协调

安排同学们同步选课、上课

提前融入清华学习生活

为正式入读做好充分准备

让我们一起看看

他们的“新学期、新起点”吧~

“清华初体验,收获颇丰!”

作为一名已通过数学竞赛保送至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准清华人”,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陈锐在家里,提前开启了清华学习初体验。

陈锐表示,在近在咫尺的焦虑面前,周围同学依旧十分努力,潜心备考。对中学的师生而言,这场疫情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即使如此,老师们依旧使出浑身解数,准备线上授课内容,甚至举行线上测试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2月17日,是清华大学如期开课的日子,陈锐也和众多清华学子一起,体验了在线教学。“我以前从未上过这样的网课。”作为一种全新体验,陈锐兴致盎然。

因为还未注册雨课堂和网络学堂的账号,陈锐联系了同专业的学长,以会议软件共享屏幕的方式,经过二次分享得到课堂内容并积极进行了学习。“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收获颇丰。”谈及即将到来的在清华的学习生活,陈锐更是充满期待。

感受到了与高中课堂的“极大不同”

与陈锐同样来自湖北省武钢三中的袁祉祯,也已经经过数学竞赛保送至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这个独特春节里,他保持着之前上课期间在家学习的节奏和状态,自己看书、学习,“除了不能回学校上课之外,没有感觉疫情对日常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由于疫情,未见其人,倒先闻了其声。在开学之前,袁祉祯和陈锐两位同学就已在线上正式成为了“同班同学”,二人找了同样一位学长进行了屏幕共享,也在聊天区进行了热烈讨论。

“课堂气氛很活跃。”谈到在线上课,祉祯忍不住称赞,“日常上课很少有人发言,现在线上上课有弹幕有聊天区,大家可以自由地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在一天的清华课程初体验之后,除了新奇之外,祉祯表示更多的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与高中课堂极大的不同之处——大学老师会给予大家更多的自由。“老师讲的内容少而精,大家有很高的自由度去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但与此相伴而生的是更高的主动性的需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更多地是在做“打地基”的工作,学生个人基于学到的内容自行向上建造自己的知识大厦,遇到困难时再向老师寻求帮助,更有助于个人个性化发展以及探索能力的提高。

能够得到提前和清华学生一起学习的机会,祉祯认为自己十分幸运。“能够提前半年适应大学生活,可以避免大一新生初入学时因为不适应而造成的损失。提前接触学长学姐,对个人心态的调整也有很好帮助。”

立志学医,作为清华人深感自豪!

孙佑时毕业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因为父亲是一位外科医生,所以她从小便坚定了学医的志向。拿到保送资格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类(协和)。

对于此次肺炎疫情,她也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