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学院利用腾讯会议组织召开了深入学习贯彻杨兆廷同志“3·31”课程建设专题报告研讨会,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副院长张宇敬教授主持。
3月31日,学校举办了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党委书记杨兆廷作了“关于河北金融学院财经类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杨兆廷同志围绕“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策略选择”“学校财经类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课程设计的一般要求”“如何做好一堂课、一章、一节的教学设计”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课程建设的思考、经验和感悟,系统阐述了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和推进路径,为学校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次研讨会是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学院贯彻学校党委关于课程建设的部署,深入学习贯彻杨兆廷同志“3·31”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精神的动员大会,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院长何志强教授带领大家学习了杨书记的“3.31”课程建设专题报告,重点解读了杨书记关于课程设计的六个要求,一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二是教师要认真研究、归纳、总结、提炼出本课程的思维方法、知识结构、理论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出来;三是用已知感知未知,通过逻辑推理、形象比喻,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理论体系与思维方法;四是通过科学匹配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完成从专业到一般规律的感悟;五是注重现代科技与专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了解行业产业业态及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科技方法在专业领域的运用;六是课程设计是目的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何志强结合自己学习的感悟、思考,要求任课老师在课程设计时要有技术应用能力,要有优化课程能力,对照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课程设计。
随后三个教研室主任一马当先,发挥了他们作为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次带头进行发言,谈了他们所讲授课程是怎样进行一堂课、一堂课的设计的内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齐晓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支部书记,她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从课程资源建设及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组织与管理、思政融入、实践教学及考核评价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分享。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思政+科技”,贴合学校人才培养战略。课程组织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课前发布任务书,学生自学,上交学习日志。课上教学分三层,对于记忆性内容,学生自学课上测试;对于重难点采用精讲加练习,提高学习效率;高阶性问题,如跨课程知识,小组讨论完成。课下通过QQ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及监督。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主任任静怡,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支部委员,她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从课程概况、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课程实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进行,重点在于介绍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分层兼顾,实现“知识+练习+实战+拓展”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目标性的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课程及专业的认识,进行“IT+业务/管理”的思考创新,拓宽就业视野。课程思政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对未知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教育的立场与观点融入教育之中,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塑造与思想境界的提升。
信息安全教研室主任湛维明,也是信息安全教研室支部副书记,他以《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课程内容设计以就业为导向,将搜集的IT企业真实面试题目转换为课堂案例,助力学生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课下尽力通过学科竞赛营造学习氛围。探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课程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