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
01
计算机专业一直是全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发展迅猛。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随着IT业越来越火,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报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率与供求比例明显走低。
下面为同学们详细地分析一下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从业方向。
计算机就业前景:
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即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和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程序员等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人员都严重短缺,而中级(端)人才过剩。
客观来说,高等教育在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育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层次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课程设置陈旧,设施跟不上,使得现在大多数毕业生理论有余,岗位需要的专业应用技术相对不足。许多毕业生、甚至需要较长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有的甚至还不如参加过短期培训的人员。这种状况最终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捧着毕业证找不到工作。从而直接导致计算机专业就业橄榄型结构的出现:软件高端管理职位与基础操作职位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严重短缺此类人才,而中级职位由于竞争激烈,工作难找。
据统计分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如下特点:
1、供求双方发展相对平稳,供求矛盾并不突出。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要多于其它专业的学生。尽管近几年IT行业陷入低迷、计算机专业人数在其它所有专业中的人数最多,但与其它专业相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较大,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就业率发展平稳,但薪酬水平有所下降。衡量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标准,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又要考虑毕业生的薪酬水平。随着高校研究生和本科学生的扩招,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如从前那样火爆,就业的整体质量存在明显下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应聘者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更多用人单位更注重高学历、有经验人才的引进。
总体来说,未来一段时间社会仍对计算机专业高端人才有很大需求,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也将会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
从业方向:
计算机系统结构:适合于从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技术、高性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工作。很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如Microsoft、IBM、HP、AMD、Intel、Oracle、SAP、华为等公司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较大。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可选择的就业方向很多,只要是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基本都可以很快上手。可谓软硬通吃。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本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拥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编程开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大家不妨可以选择一下人才稀缺的行业,不仅可以避免激烈的就业竞争,薪酬也较为客观。
02
按照学科实力和考研难度,计算机的考研院校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5个梯队:
第一梯队:热门地区+强势专业+强势或学科实力强劲的;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航、北邮,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第二梯队:热门地区+优势专业+普通或学科实力不错的;
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第三梯队:普通地区+优势专业+学科实力强劲的双非或普通;
中国石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
第四梯队:各个地区+学科实力还不错的双非或普通;
上海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
第五梯队:非热门地区+学科实力一般+强势双非或普通/;
广西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常州大学等等;
(整合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