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大会·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主题论坛”上,福建省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朱达欣老师为在场嘉宾分享了《信息学奥赛体系与编程教育意义》专题讲座。
谈及全球化编程教育的趋势,朱达欣老师说到,编程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技能而被国际教育界所重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重点。年,英国将编程纳入5-16岁青少年必修课;年,美国政府宣布投资40亿美元开展编程教育,鼓励孩子学习编程;同年,澳大利亚规定5年级开始必修编程课;欧洲16国将编程纳入教学体系等,这些政策无不表明发达国家已经将青少年编程纳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根据数据可知,主要发达国家编程教育的渗透率较高,美国以44.8%高居首位,其次是澳大利亚、英国、芬兰,渗透率分别占比10.3%、9.3%、8.9%,而我国编程教育渗透率仅有0.96%,可知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计算机编程教育薄弱。接着,朱达欣老师提到,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发展编程教育。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阶段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这是我国第一次把编程教育写入政策。除此之外,重庆、江苏等省份要求全省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电脑编程;南京、杭州等城市部分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电脑编程。
朱达欣老师指出,计算机教育目前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年美国CSAT制定《K-12计算机科学标准》,明确了K-12阶段中小学生需要达成的计算机科学学习标准,这个标准划分为核心概念和核心实践两个部分,五个核心概念中算法和编程占比最高;另一个标准则是计算机科学框架,界定了青少年科学学习编程的核心概念和核心实践,能够有效推动我国青少年编程教育的发展。
随后,朱达欣老师强调编程并不是大学才学的,编程学习需要从小学、初中阶段开始打基础!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人工智能课程,逐渐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年,教育部修订课程标准,编程纳入高中必修必考,对知识做出要求:在高中阶段对信息学有新的要求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他说到,新课标的出台把编程的需求融入了教材内容中,让老师和家长再一次刷新了对计算机编程的认知。同时,新课标减少了对基础软件的使用要求,大大提升了编程在计算思维、在算法方面的要求,教材中关于office软件的使用教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替代的教材则是的图形化编程、Python等相关的编程内容。另外,高中学习压力大,在高中新课标信息技术中,又分为必修、选修性必修和选修三种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需求和信息发展自行选择,但是学习编程需要从小学、初中阶段开始打基础,目前我国的小学、初中教材中已经涉及到编程教学。
许多家长不了解学习编程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帮助,朱达欣老师在现场为大家解答这一疑惑,他说到学习编程对于学生而言是考取名校的途径之一,对于教师而言是培养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方法之一,而信息学奥赛就是实现这一途径的方式。信息学奥赛是国家推荐的奥赛,比赛语言通常使用C++,而C++的学习需要通过图形化编程和Python来入门,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学习兴趣。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为四个阶段:NOIP普及组-NOIP提高组-省赛-NOI,强基计划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高考成绩和学校测试成绩,高考成绩占据85%,在信息学奥赛NOI中达到银牌以上,即可破格参加强基计划的考试。
最后,朱达欣老师向在场嘉宾介绍了福建省信息学奥赛开展的情况。今年结束的NOI第3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CCFNOI):福建省有12个选手参加CCFNOI,获得5金(入选国家集训队)6银1铜的好成绩,获得金牌总数并列全国第四,团体总分全国排名第七,成绩非常优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截止年福建省共获得IOI金牌10枚,银牌3枚,铜牌1枚。参与信息学奥赛的学生最终目标都是IOI金牌,福建省的钟子谦就得到了全球IOI金牌的好成绩并考进了麻省理工大学。想要拿到IOI金牌要从NOIP初赛开始,NOI金牌能够进入国家集训队,选拔后组成国家队就能够参加。
福建计算机学会普及工作委员成立的宗旨是为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专业人士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提供服务;开展计算机教育与普及活动等。去年,福建计算机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与世纪海航举办的第一届青少年智能创意编程大赛圆满落幕,年也会举办第二届。朱达欣老师指出,在未来的数年内,编程教育的重心应该要从教育理论发展和数据应用入手。理论发展在起步阶段K12标准和科学框架进行设立,需要探索更多我国的青少年在学习编程时的规律,编制适合我国学生的编程教育标准和学科素养,同时与众多计算机领域的从业者、编程企业共同配合来做好青少年编程教育。
综上,朱达欣老师说到,掌握编程不仅是信息产业的需求,还是所有产业的需求,是如同阅读、数学、社交的等的基础技能。既是未来的大趋势,也是社会生存的基本内容,没有掌握编程的人可能会无法融入人工智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