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陕西省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了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优秀青年科技新星,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海洋教授名列其中,而这仅仅是他众多荣誉中的一项。本期推送,就请跟随小编一起,走进这位学者的科研人生——
宋海洋,山西临汾人,工学博士。年晋升为讲师,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年晋升为陕西省三级教授。年起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政府津贴。长期从事纳米多晶金属材料、非晶金属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金属材料防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SCI检索的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3篇论文4次入选所发表期刊季度顶级最热门25篇论文行列,论文被SCI期刊引用近次;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曾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英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奖。
动力足:个人的不懈奋斗
年,宋海洋考取大同大学物理系。身处晋北地区的一所普通院校,学习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难免受到局限。于是,宋海洋下定决心考研。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的全公费硕士研究生。
考取研究生后,宋海洋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由于他所选择的材料计算与设计方向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研究,计算机编程知识储备不足的他开始自学。短短一年,他掌握了C、Fortran、Matlab等编程语言及OpenMP多线程并行技术。直到现在,一些新的研究需要用到的几千行的代码,他仍然自己编写。
年,硕士毕业后的宋海洋参加了工作。工作中,他感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健全,并且在学术洞察力方面的提升空间还很大。于是,他开始在承担繁忙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攻读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在国际知名的冲击动力学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李玉龙教授的指导下,他结合自己研究领域和之前的科研经历,投入到提升轻质镁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研究中,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深厚基础。
方向准:稳定的科研方向
宋海洋说,在他们这个行当里有一句话,物理是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因此,对自己的交叉学术背景——本科、硕士学习物理专业、博士学习力学专业、工作进行材料领域研究,他是这样评价的:我们从物理学原理出发,结合材料科学的基本规律,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交叉学科很值得探索!
自从确定了科研方向,宋海洋一直致力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轻质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镁合金力学性能的调控机制,并带领团队成员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
·年,解决了国际一流期刊上两篇关于碳纳米管高频振荡器论文的学术观点的分歧;
·年,在理论上首次研究了镍镀层对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载荷传递能力的影响,为制备高性能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年,在理论上首次发现了金属镁的第三种塑性变形新机制——晶界转向……
对科研的不懈追求,让宋海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秀成绩,也正因如此,他在年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车身稳:团队的有力支持
年,宋海洋正式加入西安石油大学。他认为,单打独斗很难实现优质科研成果产出,必须依靠团队力量。因此,来校不久,他便找到几位志同道合的优秀教师,一起组建了先进材料计算与设计校级青年科研创新团队。
这是一支年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团队:6个人中有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专业背景也较为丰富,3人是材料专业、2人是力学专业、1人是微电子专业。他们6个人齐心协力,五年来围绕先进材料计算与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共发表SCI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年,他们在理论上首次提出了有效提升镁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纳米晶/非晶双相纳米结构模型;年,他们又提出了超塑性双相镁合金体系中,非晶相厚度和晶体相尺寸的最佳匹配关系,该研究开辟了一种提高密排六方结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而宋海洋的科研团队还有一股有生力量,那就是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在他心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人才培养才是所有工作的第一位。
自从指导研究生以来,他坚持每周六给研究生召开学术沙龙,和所有研究生聚在实验室里,研一、研二的学生每人负责讲解一篇这个星期精读的最新的英文文献,研三的学生和老师负责提问,随后大家再围绕相关问题一起讨论。真正达到了观点碰撞、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也正因如此,宋海洋指导的研究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在硕士期间发表了2篇SCI论文,毕业后一部分学生考到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余毕业生也都进入了华为、中兴、NEC等知名企业工作。
路面好:学校的良好平台
宋海洋常说,他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与团队的力量,还依靠的是学校提供的各种制度保障和有力支持。近年来,西安石油大学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给青年教师成长进步提供了良好平台——《西安石油大学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每年遴选青年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对于青年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在职称评审中实行等额评审,在岗位聘用、住房分配方面采取倾斜政策;《西安石油大学教师公派出国(境)研修管理暂行办法》,每年选拔一批青年教师出国进行学术访问,开拓视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宋海洋说:这些政策既让青年教师感到贴心、暖心,又让青年教师感到有奔头、有干劲!
动力足、方向准、车身稳、路面好。如今的宋海洋教授,正像是一辆勇于探索的陆地巡洋舰,在科研兴国、教育强国的路上开足马力、行稳致远!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