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强迫症,和那些不安的人们百家故事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本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如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强迫症」这个名词。

也许没有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名称被如此广泛地在生活中使用:许多人以「强迫症」自嘲,以此定义各种看似完美主义,甚至有些有趣的行为——看到路上的地砖颜色拼接不对就感到不舒服;坚持把床单的四角掖得整整齐齐;常常清洁房间;容不得通讯软件右上角出现消息提示的红点……但这些偶发的举动仅仅是最轻微的「强迫」现象,严格意义上,它不属于强迫症的范畴。

强迫症的真相要残酷得多。纪录片《强迫症·心魔》展示了真正的强迫症患者眼中的世界,他们用的词语是:恐惧,焦虑,绝望,负罪感,悲伤,甚至还有死亡。

罹患这项神经精神疾病的人,总是反反复复被一些毫无意义的想法或冲动侵扰。他们尝试了各种方式抵消这些念头,却仍然无法彻底解脱,由此产生无尽的焦虑和痛苦,甚至影响到了基本的社会功能。

年,医院组织开展的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强迫症终生患病率在2.4%,这意味着,大概每40个人中就有一个强迫症患者。根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强迫症患者就诊量每年都以10%至15%的速率上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王振和强迫症交锋了近20年。在他看来,除了生物学因素,强迫症患者发病的背后,还深藏着复杂的心理动因,这些动因和时代症候紧密相关。一个不确定性倍增的社会,可能会「培养」出更多的强迫症患者。

下午1点半到4点半,是王振的出诊时间。但他的门诊是看得最慢的,中午12点半提早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在与患者超长时间的交流中,他观察到,几乎每一位强迫症患者,都带着成长中留下的心理创伤。对于那些尚没有卷入强迫症的人们而言,这个病症并不遥远,它可能潜伏在我们体内,在特定的事件后被激发。

如何识别一个真正的强迫症患者?我们应该如何和强迫症共处?强迫症能为当下的普通人带来怎样的启示?围绕这些问题,9月中旬,《人物》和王振在他的办公室见面,进行了一次对话。在对话中,他重申强迫症的医学涵义,讲述那些被长期忽略的患者们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限于强迫症本身,它还与教育相关,与理解相关,与每个渴望确定性的普通人相关。

以下,是王振的讲述。

文|林秋铭

编辑|槐杨

图|视觉中国(除特殊标记外)

1

现在我们说某个人有点「强迫」,大部分是娱乐化的解读,用来评价一个人比较较真,或者是在A和B两个选项都可以的时候,一定要选A。很多正常人会有这样的强迫个性,但它仅仅局限在生活中某一个方面,这不是病态,和强迫症不是一回事儿。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一些强迫行为,我生活中接触过最小的出现强迫症状的孩子只有六七岁。那孩子爱干净,擦啊弄啊,玩具摆得整整齐齐,不许任何人碰。一旦有人碰了,他就会乱扔、发狂,再重新摆整齐。

父母会认为摆好玩具是一个好习惯,还会鼓励,加重他的症状。如果耐心点问他,你摆得挺整齐的,为什么这么做啊?他如果说,我不摆我很难受,那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要观察他有没有在别的细节上也强迫。我们不鼓励将这个年纪的孩子诊断为强迫症,因为他们矫正的机会比较大。如果父母引导他,摆得不整齐也没关系,逐渐地,孩子的这些行为就会消失。

一个真正的强迫症患者,他的生活是充满焦虑、恐惧、紧张的。强迫症状涉及了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有的患者不能看手机上的时间,他对某个数字很介意,万一时间跳到那个数字,他就崩溃了;有的患者会一遍遍地洗手,总觉得自己的手没洗干净。更严重的,一天除了睡觉,都处在强迫的状态中,甚至失去生活能力。

强迫症的症状是有一定维度的,有的症状和污染有关,有的和数字有关,还有的与性有关,与事物对称有关,与迷信或信念有关,与囤积物品有关。它最典型的表现是有抵消行为,当出现某个念头的时候,脑子中的另一个自己会试图把不好的念头抵消掉,但这种抵消不会带来真正愉悦,只会带来转瞬即逝的放松,只是一种想象的抵消。

比如你问一个洁癖的人洗完手是不是很开心,他说,我洗完手舒服了呀。其实不是这样的。95%的强迫症患者都有自知力,他知道自己没有必要去这样洗,但是控制不住。洗了之后他知道会有短暂的舒服,但是他更加知道,舒服只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一旦再碰到令人感到「不干净」的事情,他还要不停地洗。

他们大多数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不安全感,总是怕「万一……怎么办」。有的人小时候出门前总担心门没关上,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和父母说,你们看一下煤气。父母替他做了这些抵消行为,所以在很长时间内,他的强迫症不会被发现,他认为父母检查过了,放心了。但等他长大了一个人住,可能要每天花半小时检查煤气,症状就暴露了。

图源纪录片《强迫症·心魔》

2

大概在年到年间,医院强迫症门诊就诊的人次,每年的增长在10%到15%之间,和其他的疾病相比,它是增长比较快的。不仅因为患病的人多,也因为科普教育,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病。医院强迫症的诊断人次每年都有5万以上,人数还在上升,从六七岁到80多岁都有。

来就诊强迫症的孩子,大多是在两个时间点被发现的,初三和高三,往往都是父母带来的。因为临近中考和高考,成绩突然下降了,父母才注意这个孩子有强迫症的倾向,比如他们总是反复擦掉自己的作业,明明知道自己做对了,还是会擦了重写。

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我记得很深。她刚刚读高中,出现了非常典型的强迫症状,总怕自己写错东西。上课时,她总低着头,不敢看黑板;被异性碰到,她就要回家不停地清洗自己。她认为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