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微课前,首先应有对微课有正确的理解。
一、对微课定义的讨论
随着微课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微课认识逐渐深入,但是对微课的定义没有统一。广东佛山胡铁生、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上海师大黎加厚、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凤凰微课”等,基本采用表述性的语言描述。
1.胡小勇教授与胡铁山老师定义
胡小勇教授与胡铁生老师,在年12月对微课的定义如下:“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具体的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内容、方式、过程、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可视化微型(5-8分钟左右)优质学习资源。”
2.黎加厚教授定义
黎加厚对微课的定义(微课程):总体来看,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课程,用数字化手段数字化,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替代老师上课,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这是微课程的最大好处。微课程要做的事情,不是把文字教材有声化,如果只是有声化就根本不需要人来读,因为电脑可以直接读出来,那何必让老师读呢。因为人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知识是计算机语音翻译不能做到的事,那微课程就是把老师的讲解、对课程的理解记录下来。
3.本人的定义
本人对微课的理解是:微课是独立完整的、短小精悍的、主要以视频形式为表现手法的学习资源。狭义上的微课,实质上讲的是教学微视频;广义上的微课,则还包括与该微视频密切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教案、作业、反思等。
二、微课的内涵理解
1.微课内容的独立完整
在我国微课的发展最初也是从教学视频切片而来,但在后期的实践中,教育者和实践者对微课的理解发生了转变,越发强调微课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强调微课小而精、微而全的实质。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要将微课与其他教学形式区分开来。
微课要与课例片段、说课、微格教学、微讲座等区分开来。在实践中,微课往往与这些形式有一定的交叉。一些其他内容的教学形式可能转化为微课;微课也可以成为这些教学形式的环节或组成部分。
在年前后,慕课(MOOC)发展起来后,这种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其必要组件和核心内容就是微课。
2.微课的特点
有人用“短小精悍”来概述微课的特征,这基本成为了教育行业的共同认知,但不同的学者对此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时间短、主题小、内容精、效果强。
所谓“短”,强调的是微课的时间要短。一般而言,微课要求是5-10分钟左右。但在实践中,学习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