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挑战1:传统教师角色受到挑战
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也将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定位,改变内容的传播途径。人工智能会逐渐打破围墙,有效实现教育公平化。智能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巨大变化,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师的能力标准将重新定义,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将全面更新。之前老师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应用。现在老师必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人格塑造02挑战二:受教育者的转变
学习软件设计家马克普连斯基(Marcprensky)于年提出“数字原生代”和“数字移民”概念,意思是80后甚至再年轻些的这代人,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数字原生代,人才培养对象显示出不同特点:个性化和差异化。他们更倾向于快速的、非线性的学习;依赖技术获取信息、开展社交活动和交流;善于迅速处理信息;对课程质量要求高,没有包容性。美国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年,美国常识媒体(CommonSenseMedia)发布全国调研报告显示:美国0-8岁的儿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约为1.9至3.5小时。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抽样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中国儿童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列其校外时间分配的前三名。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平均为96.27分钟。此外,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城市儿童。03挑战三:教学环境的智能化问题
无论国外国内,都在积极架设“智能教室”、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智慧教室”研究和建设,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实现了富媒体内容呈现、即时师生互动、学习情境感知、自适应教学服务等功能。04挑战四:教学内容的重塑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改造传统的教学内容?人工智能直接纳入教学内容,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怎么上?基于学科融合的STEAM教育:STEM的进一步延伸。年11月14日,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