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发软件的大环境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处于闭关锁国的境地,然而,“印度的软件之父”柯理却把软件概念引入印度。70年代,许多国家、企业集中精力开发电脑硬件,软件则一直被轻视。但是,柯理认为软件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同时,柯理发现开发硬件需要基础设施和资本,而印度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开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印度的贫穷迫使它不得不从事软件开发。根据《开启印度信息革命》一书的介绍,当时印度全国电脑不超过20部。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印度开始以软件开发作为国家的支撑产业时的艰辛状况。过去印度软件产业在国内的地位印度有70%的人口是文盲,而同时它有41万软件技术人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印度全国有个教育性科研机构和理工学院,每年大约培养7万个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产业对印度GDP的贡献已从~年度的1.2%增长到~年度估计的4.8%。印度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在过去五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8%。过去印度信息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印度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凭借人才优势,通过为发达国家提供服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信息技术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欧洲和美国对印度的评价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印度对自身潜力的看法,正在培植着印度的科学自信。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对于吸引跨国研发中心和外籍印度人在印度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美国,1/3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有25万人深入硅谷,这足以让世人吃惊。有人形象地比喻,印度是依靠金字塔尖的2%的精英带动98%的平民。年印度软件业总产值为万美元,年达到40亿美元,绝大部分是出口,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现在印度的IT产业现状过去印度的IT产业一直让印度人引以为傲,而现阶段其正面临着严重的失业危机。印度的IT产业主要依靠的是外包,而且超过5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就产值来说中国深圳年的IT产业总产值高达1.6万亿,而印度年总产值却不到1万亿,深圳软件产值已经突破亿元,也稍微超过印度一点,光凭深圳一个城市,中国就已经在IT行业超过印度。虽然在过去二十年间,由于移民风潮的兴起,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业务年收入达亿美元,从业人数达万,其主要工作是为软件开发及测试,数据输入及分析,并为寻求低廉劳动力的欧美企业提供客户支持服务。然而,随着自动化、机器人、大数据分析,以及机器学习和咨询等技术的发展,全球技术产业对相关领域人工劳动力需求降低,这一趋势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发布了一项研究,到年,50%—70%的工作人员技能都将“过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