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Jerry,刚才一个在上美国大学网课朋友问我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怎么回事?然后发给我几张截图,我一看,嗷!我们放假了。一番攀谈之后,他开始向我吐槽说他们的印度裔教授口音甚是奇怪,学生们表示不可接受,我一听啪的一下就站起来了,“那是因为你们没听过新加坡的Singlish!”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首先我先简述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是一个在新加坡上大学的大一新生。新加坡也是一个英语为国家官方语言的国家。在8月份来这儿上学之前,我还傻呼呼的以为,只要使用我三年学的托福和SAT所得到的英语水平,能在这里快速的适应语言环境。但是,来到这里后我觉得还是之前的认知还是太浅了。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和别的种类口音是完全两个概念,因为他已经达到了可以单独列出为一门新的语言的标准。顺便科普一下,一门独立的语言有哪些明显的判定标准:1.有一套独立的语法体系2.有独立的文字3.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有相大的一部分人在用4.与其他语言有着明显的语音发音差异Singlish完全符合这四个标准。那么这篇文章就会告诉你,如何学会说Singlish。请忘记学过的英语语法英语里的一个句子都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等很多部分,并且在大多时候都需要去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就算是在日常的口语化交流过程中,区别可能也仅仅体现在:“动词s好烦呀咱就不加了吧”或者是“诶我这个介词说错了,害!没事没事不重要”。但是在新加坡这个实用主义为上的国家里,所有的英语语法规则全部变成了累赘,因为他们觉得“蛤?为什么这些用法规则这么多,搞这些磨磨唧唧的东西烦不烦?”于是在新加坡,除了在那种严肃场合比如presentation里面,其他地方是无法听到完全正确的英语句式的。那么在新加坡,一个完整的句子会被怎么对待呢?谓语动词永远保持原形xxx-ed,xxx-s,xxx-es这种常见类型,或者是一些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在Singlish里面是没有的,因为正常说话的时候脑子里想着一个词该怎么变确实是挺浪费脑容量的,还不如不管,反正大家都听得懂对吧?介词能不加就不加学英语的时候,我们肯定备受in,on,to等介词所困扰,因为真的很难记住这些介词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境下该怎么去用,比如我举个例子:.....算了举不出来例子,我不会。那么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一个问题有三种方法:1.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这明显不现实,搞懂介词怎么用真的很难很难。2.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也不现实,因为我们没法坐个时光机去找莎士比亚。3.问题?什么是问题?没有问题!对,就是绕开问题。那么综上来看,根据实用主义原则,第三种方法是最好的。问题迎刃而解了!但是话说回来,把一个文章里介词全部去掉,是不是也能看懂?所以大家评说评说这是不是太实用了一句话里词越少越好大部分新加坡人估计是这么看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敦煌的吗?壁画这么多?因为在英美等国,表达一个意思可能会用到不少词,而且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敬语那是真的神烦。比如在询问意见时:English:Couldyouworktogetherwithmeto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