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评审委员会揭晓首届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名单,全国共20名教师获此奖励。其中,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赖晓晨教授成功入选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近日,年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召开,赖晓晨教授作为“智能基座”先锋教师在会上作了教学成果和实践经验分享专题报告。
获奖名单(节选)注:名单以获奖者姓名首字母拼音进行排序
年9月,在教育部领导下,华为公司与多所获批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高校合作,布局建设首批72所“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以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根技术为核心构建多样性计算的产业和人才生态,为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为深入推进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表彰基地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华为公司积极支持开展“智能基座”优秀教师评选工作。华为公司设立了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成立管委会,并邀请到潘云鹤院士、郑南宁院士担任管委会主任。经评审委员会认定、管委会主任审核,共有20位高校教师脱颖而出成为首届获奖者。
3月25-26日,第三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召开期间总计近二十万人次在线上参会。本届计算机教育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发起并联合主办。会上,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举办。期间,赖晓晨教授作了专题报告分享。
在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项目建设过程中,赖晓晨教授及其教学团队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组织与结构》为载体,针对项目定位、技术资料的适用性、工作路线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并以此为指导设计了完备的教学资源,达成了课程与华为鲲鹏技术的有效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教学督导组、同行专家和华为公司的一致好评。
大连理工大学与华为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学校为华为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以软件学院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为依托,在与华为公司联合建立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过程中,共创以鲲鹏、昇腾为技术底座的协同育人新生态,联合打造了22门“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课程。软件学院共有11个课程群参与了这一项目,相关课程老师与华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交流和探讨,在课程资源、实验环境、实践案例、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优化与创新。
年末,教育部公示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全国共33所高校入选,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列。未来,软件学院将持续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升级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阅读: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年,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大型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学院坐落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一流。
学院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备,软件工程学科于年获批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年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依托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现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专业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两个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