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站到兴趣经济学的风口上

治癜风好方法 http://m.39.net/disease/a_5124406.html

“兴趣需求刚需化”让兴趣教育站上风口。

全文字,读完约需要5分钟。

01

最近和朋友讨论,哪些行业和产业在“后疫情时代”会站上风口或成为热点。

大健康毫无疑问,在线办公也是共识,还有就是在线教育,尤其是与“兴趣经济学”相关的领域。

什么是“兴趣经济学”?

借用经济学里的分工、产业、供需理论,泛指与人的兴趣相关的经济行动和相关产业,包括供需两端。

比如,有人喜欢弹钢琴,弹吉他,学画画,学书法,那么围绕着这些兴趣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行动和供应链,并形成了一个“兴趣产业”。

为什么说在线教育里与“兴趣经济学”相关的领域会成为风口?

我认为有4个核心变量在驱动:

第1个变量是丰裕社会。这里借用的是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来的概念。总体来说,中国社会正从“稀缺社会”步入“丰裕社会”,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大关。人们有条件将越来越多的支出,投入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关的教育上。

第2个变量是个体主张。就像经济学家何帆提到的,现在的“后浪”们相比父辈,更看重一份工作或一件事情的“嗨价值”,也就是自我满足感和个体主张,而他们的父辈更在意收入和赢得的尊重。这意味着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自己有热情的东西,跟着自己的兴趣走。

第3个变量是技术普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5G、直播等新技术手段,让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普惠时代”。尤其是在线教育,打破地域和时间鸿沟,让天南地北的人在一个课堂里平等的接受教育。数据显示,从年至年,整个在线教育的市场增长率持续稳定提升。付费用户规模超1.6亿人,市场规模超亿元。疫情期间,近2亿人开始了宅在家中上网课的生活。

第4个变量是多元变现。去年有一个热词“斜杠青年”,指的是技不压身,人们开始学各种各样的东西,拥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并同时打好几份工。尤其是疫情重压之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多样技能、多样变现的重要性。未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掌握多项技能,将成为大势所趋。

02

那么,“兴趣经济学”真的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机会吗?

很多人可能对此有疑问。

目前教育类机构里最资深的两位玩家,一个是新东方,一个是好未来,新东方市值亿美元,好未来多亿美元。

这两个巨头,一个以英语留学考试培训起家,一个主打课外辅导,都与应试类、考试提分辅导相关。

有人会说,这两家解决的都是考试类的刚需,而兴趣类教育能成为一个很大的事情吗?

要看到两个新趋势:

一是“兴趣变现普及化”;

二是“兴趣需求刚需化”。

所谓“兴趣变现普及化”,是指随着斜杠青年、多元变现成为年轻人的喜好,快手、抖音、小视频、直播平台拉动与文娱技能、美学、设计相关人才和技能的需求,人们靠兴趣技能来变现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普及;

同时,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个性主张的彰显,人们在兴趣方面的需求呈现出刚需化的一面。就像马斯洛定理谈到人的需求分层理论一样,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基础需求之后,人一定需要获得更多的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发展自己的兴趣技能,能赢得尊重,能成为社交货币,还能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在这两点新趋势的驱动下,未来的在线教育可能会出现两大分流:

一支是以新东方、好未来为代表的“广谱应试类”赛道,包括一些垂直的英语类培训,比如51talk、vIpkid等等;

另一支是以细分为主要特色的赛道,比如钢琴培训,美术培训,艺术类培训,体育类培训等,在这些细分赛道中会诞生许多小巨头。

03

在细分赛道里,有一家兴趣类在线教育品牌大鹏教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家教育机构创办于年,业务涵盖平面设计、UI设计、美术、书法、国画、短视频等多个领域,Slogan是“学我想学,找到生活的热情”,是典型的兴趣类教育。

大鹏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