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一中学
首届强基班
培养成果汇报
年6月,合肥一中首届强基班毕业了。
多年来,合肥一中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践行“全面施教,广育英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五育并举,提升核心素养的课改导向。年9月,为响应国家强基人才需求和高校强基人才培养政策,合肥一中成立首届强基班。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该班在学科竞赛、学科学习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的强基人才。
01
芝兰玉树著风光
首届强基班侯健坤同学在高一时就被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计划录取,开创合肥市高一即被清华录取的历史。清华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计划首次全球招收不超过人,以培养未来数学家为目标。侯健坤同学作为首届学子,录取意义非凡!
侯健坤同学——清华
首届强基班丁卓立同学成为合肥市届保送第一人。丁卓立同学在第38届、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均夺得金牌,是名副其实的“双金王”!他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第5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截至目前,填补了53年来安徽省物理竞赛历史空白。目前丁卓立同学已经被北京大学录取,正在备战5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丁卓立具有较强数理能力,同时获得安徽省数学和物理竞赛一等奖。
丁卓立同学——北大
02
科创竞赛绽风采
合肥一中一直秉承“全面施教,广育英才”的理念,三年高中培养,合一首届强基班学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五项学科竞赛中全面开花、屡创佳绩、硕果累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年少年班“创新试点班”资格生(A档或B档),合肥一中20人获得资格,叶明非等13名同学获得A档资格,陈至朗等7名同学获得B档资格,其中属于首届强基班同学高达17人!人数稳居全国第一。
学科竞赛成果一骑绝尘。三年来,学科竞赛方面进入国家队1人,获国家金牌3人次,获国家银牌8人次,获国家铜牌1人次,进入省集训队10人,获省级一等奖50余人次。学科竞赛获奖质量全省第一!
安徽省数学竞赛合肥一中代表队在比赛现场(左起:桂昊博、王逸彬、侯天尧、叶明非、蔡泽生)
封安保校长与省队选手、高二/高三年级教练员合影(前排左起:叶明非、桂昊博、侯天尧、王逸彬、蔡泽生)
封安保校长与强基班物理竞赛国家银牌以上学生合影
除了常规的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外,首届强基班同学在其他竞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成绩。
如王禹林等同学获年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夏令营(俗称“东南赛”)金牌,合肥一中取得2金2银3铜的辉煌战绩(金牌:余宸翰、王禹林;银牌:陈曦、王陆豪;铜牌:吴语真、郭东迅、戴承旭)。
年数学竞赛“东南赛”合肥一中代表队
张子昕同学获年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CGMO)银牌。
合肥一中张子昕同学(右三)参加年女奥竞赛
丁镜沅同学获第十八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大陆地区选拔赛金奖,并进入国家集训队。
丁镜沅(右二)与部分指导教师合影
白博之等23名优秀学生参与英才计划选拔,白博之等9人成功入选,并获科大教师导师制培养。
03
“红专并进”正风气
合一强基班培养学生,坚持走“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多元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常羽桐同学在市教育局、团市委共同举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合肥市青少年线上诵读活动中获中学组一等奖;
常羽桐、马金鞍、王歆悦、苏欣瑶等同学荣获“合肥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靳文惠同学荣获“合肥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并获年度“合肥市最美学生”暨第九届“合肥市十佳学生”评选中获“合肥市十佳学生”称号;
强基班陈至朗、海天翔等8名同学获合肥一中第五届经方奖(全校共9人);
丁镜沅评为合肥市中小学-学年度“三好学生”。
合一首届强基班学生是有坚定理想信念、有强烈担当意识和深厚家国情怀的优秀学子,他们以“求真务实、强基报国”为追求,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靳文惠同学
04
“五育并举”展风华
合一首届强基班的同学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沉潜有志,静心向学,以兴趣为指引,立足基础学科,持续求知,不断探索,实现“多元发展”。
在合肥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中,首届强基班白博之同学获得“市长奖”,丁卓立同学获得“市长奖提名奖”;合肥一中获得市长奖表彰人数遥居全市第一!
合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为白博之同学颁发“市长奖”证书和奖杯
“市长奖”获奖同学和家长与合肥一中封安保校长合影
李思航同学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金奖),该奖项全国仅20枚,合肥一中学子喜获安徽唯一一枚此奖。
李思航同学
强基班谢从远同学的研究课题“一种可行的加密算法的设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申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报成功并获得登记证书。原创性成果,全部个人使用权利。
谢从远同学和著作权登记证书
强基班白博之同学入选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张景棋同学在第六届“青史杯”全国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中,创作的剧本《难从海国问红妆》,在参赛的30个省市个剧本中,荣获一等奖。合肥一中在本次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刘守强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张景棋同学
除此之外,首届强基班同学在各领域获奖无数。
谈馨月、钱宗鑫同学荣获“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安徽地区决赛一等奖;
钱宗鑫、王歆悦同学获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全国一等奖;
钱宗鑫、王鹏霄同学在第十四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李晨毅、储婧雅同学获第十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一等奖。
强基班马一瑞、孙睿妍等4名同学获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取得全国决赛资格。
郑琪瑶同学获年第五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省一等奖。
马金鞍同学获北京大学全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阐述”奖。
马一瑞、李承文、郑琪瑶、黄唯伟、张子昕、徐希萌等同学带领合肥一中代表队在、年合肥市中小学语文素养大赛高中组总决赛中蝉联冠军;
陆畅、马金鞍同学在合肥市第十一届“赓续百年初心,展示青春风采”辩论决赛中带领合肥一中辩论队再次斩获了高中组一等奖。
李晨毅同学在年合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排球比赛中获高中女组第一名。
年合肥一中代表队
年合肥一中代表队
“五育并举”的教育模式让合一首届强基班的学生,全方位发展,基础学科拔尖,综合素质优秀。
05
强基课程抟风起
合肥一中首届强基班在办学实践中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在“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因材施教,搭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立交桥,坚持课程改革,拓展学生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空间,通过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各扬所长,用丰富课程培养活动、科技讲堂的持续加持以及大师们的学术浸润,为强基班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非常之才,当用非常之策”。合肥一中首届强基组开设了基础课程、竞赛课程、个性化辅导课程和学术课程等,充分发挥中科大“瀚海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入中科大强大的讲师团队,共同打造强基科技大讲堂。对强基学生开设基础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特色课程。中科大俞书宏院士、程艺教授、俞能海教授、肖卫华教授、桂宙教授、朱祖勍教授、陈旸教授、倪勇教授、熊焰教授、廖结楼教授等均为首届强基班特聘导师。
首届强基班在读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俞书宏带来了一场题为《如何热爱科学?——从纳米科技谈起》精彩的学术报告。
中国科技大学俞书宏院士
肖卫华教授做《生物科技牵引生物经济》讲座,程艺教授讲座主题是《认识“无限”》,张国庆教授做题为《神奇的自旋》的科普讲座。留美博士,博士后导师,中科大熊焰教授为强基竞赛班同学们带来一堂精彩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自动化形式验证技术》。
中国科技大学熊焰教授
合一还邀请到法国著名代数学家、巴黎大学的BernhandKeller教授为合一学子开展全英文数学讲座,主题是《TheSomossequence,Coxeter–Conwayfriezesandgeneralizations》。
巴黎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BernhardKeller(孔伯恩)
面向强基班,合一还设置了人文素养研修课程,充实学生内在,提高强基学子人文素养。课程共设艺术、政治、地理、历史等几大门类,几大学科“多元化”研修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师主要采用探究式、话题式授课方式,运用高效的“智慧学堂”教学模式,学习资源丰厚。智慧教学系统以技术打破空间的阻碍,学生能与高校专家联线,直接获得专家指导。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孜孜以求挥斥方遒。合肥一中级强基班组建以来,脚踏实地,以五育并举为目标,培根铸魂,奠定科学之基。
击水三千里,图南未可料。今天,合一首届强基学子取得优异成绩,顺利毕业了。他们是有理想信念、有强烈担当意识和深厚家国情怀的优秀学子,是志存高远、情理兼修、德才兼备、勇于开拓的学生,是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强基人。明天,他们将会成为响当当的领军人才,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探路者!他们定能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承载国家复兴的重任,汇聚成报效祖国的能量。
合肥一中高三年级部
张蓓蓓
来源:合肥第一中学
一审
聂耀宗
二审
张培培
三审
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