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科学家论坛本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科学家论坛将于8月26日下午14:00在科学会堂举行。论坛主席蒋昌俊院士将做题为《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的主旨报告,论坛将邀请5位青年科学家做交流发言。

论坛主席?蒋昌俊院士

计算机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长,同济大学讲座教授、bruneluniversitylondon名誉教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国家杰青、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等。成果获中、美、德等国发明专利件、国际pct22件;发表论文余篇(含acm/ieee汇刊82篇),中英文专著5本;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1)、hopanchingyiaward(独立)等。荣获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蒋昌俊院士长期致力于网络计算方面的研究,相关成果被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印度等国家院士等知名专家正面评价和引用,主持建立了我国首个网络交易风险防控体系、系统及标准,为我国在该领域成为国际“领跑者”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蒋昌俊院士主旨报告题目:

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青年科学家论坛,

5位青年科学家交流发言,

报告题目如下:

上海交大卢策吾教授

题目: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行为机制

卢策吾,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导师:李飞飞教授,leonidasj.guibas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获海外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35位35岁以下中国科技精英(mittr35),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卢策吾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围绕行为理解开展,从机器认知角度:研究如何让机器看懂行为;从神经认知角度:研究机器认知语义与神经认知的内在关联;从具身认知角度,研究如何将行为理解知识迁移到机器人系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研究兴趣包括:人类行为理解,机器人学习,代表作包括人体姿态估计alphapose(githubstar+),hake(人体行为引擎),graspnet(机器人通用抓取系统),robotflow(机器人学习开源系统)。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machineintelligence》,tpami,cvpr等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多篇;担任《science》,《naturemachineintelligence》审稿人,cvpr,iccv,iros领域主席。

浙大上海高研院常务副院长

吴飞教授

题目:ai+x驱动学科交叉和科学发现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多媒体分析与检索。现任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年),科技部科技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管理专家组成员和指南编制专家、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科执行主编。著有《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开设国家级首批线上一流课程《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负责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计划)《人工智能引论》课程,曾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年度,排名第一)和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度,排名第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慧医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张娅教授

题目:大模型时代智慧医疗的挑战与机遇

张娅,上海交大电信学院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

清华大学学士、宾州州立大学博士。曾任堪萨斯大学助理教授、雅虎实验室资深研发经理。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在多媒体和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余篇,其中ccf-a/b类50余篇。研究成果已获得5项美国专利授权和14项中国专利授权。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包括计划课题、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负责其中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系统平台的开发。担任计划项目“数字媒体动态自组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首席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