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南大学的第一任民选校长,是功

前言

江苏省高校资源丰富,名校林立,东南大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为全国著名的理工科院校,东南大学先后入选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东南大学能有今天的成绩,历代校长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这其中,有一任校长却毁誉参半。他就是东南大学第一任民选校长,工程院院士顾冠群教授。对于顾冠群在任期内的成绩,赞赏者有之,批评者同样存在。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顾冠群教授

顾冠群是我国第一位计算机网络院士,成为东南大学第一位民选校长!

顾冠群教授出生于年,江苏常州人。年,年仅16岁的顾冠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年他转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攻读自动控制系计算技术专业。本科毕业之后,他留校任教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国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年,他作为主要成员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晶体管数字积分机,并率先开拓数字积分机的应用。

东南大学校门

顾冠群早在年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和教学,创造了领域内的很多第一。他曾经编著了我国第一本《计算机网络》统编教材,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通信控制功能的台式计算机,并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市域OSI网络等等。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国家计划CIMS项目专家组长,并在江苏省率先推广应用CIMS,取得了很大的效益。

凭借着突出的科研能力,顾冠群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并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出版专著8本。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年他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第一位院士。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顾教授也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他先担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研究室主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在年,经全校师生推荐选举,并经原国家教委任命,57岁的顾冠群教授担任了东南大学校长,成为江苏高校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校长。

东南大学校园一景

东南大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顾冠群带领师生力保校园不失!

在上任伊始,顾冠群先生就统一了东南大学的发展理念。他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为两翼,队伍建设为主体”的思路,并提出使东南大学的综合实力有明显提高的目标。在顾校长任上,东南大学先后入选工程,工程院校建设,并成为中组部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在那段历史时期,可以说是东南大学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东南大学校园一景

在顾校长任上,他卓有远见的主导了九龙湖校区的建设,为学校之后的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当时全国高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合并潮,顾校长带领东南大学独善其身,未进行大规模的合并,保持了学校学科高精尖的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初期,江苏省为了打造一所清北级别的高校,曾力促南京大学合并东南大学。顾冠群教授带领广大师生,拒绝时任江苏省和教育部提出合并的建议,力保东南大学不失,使东南大学避免了被吞并的命运。

顾冠群校长任上争议很多,师资流失和学科退步问题尤为突出。

不过,在顾校长任职期间,虽然学校发展态势不错,但是同样有很多争议。

第一:在顾校长任职期间,他大力推动学校新校区建设,主导了九龙湖校区的建设工作,为东南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不过,对于建设资金问题,顾先生选择自筹资金全款支付。这也为东南大学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使学校发展陷入停滞不前。而对比吉林大学等大力举债建设的高校,后来债务被国家全免,可以看出这是一步错棋。

东南大学校园一景

第二:在全国高校在大举进行合并期间,东南大学却毫无动作,这虽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科精度。但是东南大学原本有很大机会合并南工大等高校,来加强自己的理科实力,但是却被顾校长否决。这也导致直至今天,东南大学的理科仍然是瘸腿学科。以至于后来东南大学无校可并,而选择合并交通医专和地质学校,成为名牌大学合并大专的典型代表。在网上被嘲讽是饥不择食,对学校名誉的伤害很大。

第三:在顾校长任上,计算机、建筑和经管等学科退步很大。由于投入巨大的资金建设校区,导致没有太多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僧多粥少,这就导致很多知名教授选择离开。最严重就是经管、建筑学和计算机等院系,由于内斗严重,大量的教师流向了同城的南京大学。甚至有人戏称,南京大学的这些学科是东南大学援建的。

东南大学校园一景

结语

顾冠群教授作为计算机领域的知名学者,是东南大学第一位民选的校长。在他长达九年的任职期间,东南大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综合实力提高很快。但是在此期间,学校未抓住合并机会加强理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大量流失等问题同样突出。特别是著名的抄袭事件,由于顾校长处理不当,使顾教授及学校的名誉伤害很大。因此,可以说顾教授是一位很优秀的学者,但是在校长的工作任上却是毁誉参半。你觉得呢?祝愿东南大学发展得越来越好!

东南大学校园一景

不拘一隅,唯才是举。喜欢的话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