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教育无法取代快脑学习,电脑只是一种工

人类对于某事物的学习欲望,会因为使用工具之不同而有差异性。像使用好看的工具或新型的工具,就会提升斗志。比如说,买了一只新的钢笔之后,原本是不太喜欢写信的,也会想要使用这只钢笔来写信看看。或是,原本老是在想着该如何省事做菜的方法,但在买了漂亮的餐具回来之后,就会想要亲自洗手做羹汤了。类似于上述的经验,想来谁都曾经有过吧!

一、不可弄错电脑的利用法

就如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现代已是一个电脑的时代。当然,教育方面也是不例外的,愈来愈多的学校开始使用电脑,而民间的教育行业也开始转向成利用电脑的学习方法。

运用电脑还具有另一项意义,就是电脑具有增进学习斗志的效果。不过,这并不表示只要作用电脑,就一定会获得非常大的学习成效。因为依据电脑的不同使用方法,相反地也有可能破坏了学习原来应有的形态。

我认为,在当今的电脑热中,如果稍有差错,就很容易陷入“电脑万能主义”的险境。的确,过去以人工进行的工作,由电脑取代后,会使工作的效率提高许多。可是,世界上还有许多无法交由电脑取代的工作,也是无论如何都必需要由人工进行的工作。特别是教育这一回事是由人与人的接触中所产生出来,并不能完全交给电脑处理。

可是,现在世界上却有不少教育系统将电脑的利用法完全弄错了。比如说,有一种利用电脑通讯的学习系统,就是不必亲自到补习班上课而在自己家里学习的一种方式。这可以算是一种通讯教学吧!若以这种方式教育,会使小孩变得孤僻。还有一种学习系统是增加了电话或传真机的,但结果仍是一样的。将孩子单独关在房间里,只靠电脑画面学习,这能说是教育吗?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效果,也不认为能够促使人格发育成长。

二、电脑只是一种工具

如果将电脑视为万能机器的话,那就变成了本末倒置的教育。电脑终究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应视为一种媒介来加以运用。如果是运用电脑会比较有效的工作,或是只有电脑才办得到的工作,就应该完全交给电脑处理。比如说每一名学生学习状况的资料,就绝对不是般人力所能够控管的部份了。

可以采用上述的数据库,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克服自己的弱点。比如说,某个学生做完十题练习题后,其中有三题做错了,那表示他理解了七成,所以下一次没有全部重做的必要。只要将做错的那三题再重新演练,然后再向类似的题目挑战看看就行了。使用了电脑的资料之后,只要按一个按键,马上就可以知道上次错在哪个地方。然后立即将类题列印出来了。

如果说这是项巨大的成本,然而即使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指导老师,让老师做类题也是很耗费时间的,而且也不太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因此,只以数名老师来应付众多学生,当然是绝对不可能办得到的。所以,让人担任更需要彼此亲自接触的重要工作。

三、恰当运用电脑,提升孩子学习兴趣

前面我们说过,不同的工具的确会让人对某件事请的欲望有所不同,孩子更是如此。电脑可能更加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运用电脑这个工具确实会增加孩子们对于学习的斗志。

1、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新颖,能有效利用情景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待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他会感觉非常新奇,如果你播放的画面颜色五彩斑斓,小朋友们更乐意去看,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一些抽象的概念也不用担心了,电脑完全可以把那些抽象的东西概念化,有助于学生们的理解。

3、学生们还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探索学习。老师家长们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从电脑上搜索一些东西,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让学习更加深入,更加延伸。

当然这些都建立在我们恰当地运用电脑上,运用好了这种工具,它就会成为孩子们学习路上的一块垫脚石,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褒奖、勉励、指示”,是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而良好学习环境的相乘效果,也是需要人的。不管电脑再怎么发达,“电脑教育”仍是无法取代“快脑学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