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参观完杭州亚运会场馆后,杭州市青蓝小学学生黄子宸突发奇想。游泳馆里的水循环系统每年节水达到9.6万吨,而学校花园的人工浇水费水又费电。“我想让校园里的水也循环起来。”黄子宸组建了学生研究小队,在科学、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协助下,运用海绵吸水释水原理,打造了一个可循环的“海绵花园”:下雨天利用透水的小鹅卵石把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循环净化储存好,晴天就可以将水释放出来灌溉花园。融合多学科知识,用科学的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正成为杭州市青蓝小学的一个“教育现象”。“小学是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大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特征,开辟了一条科学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校长娄屹兰说。一所百年老校的“科学基因”杭州市青蓝小学创办于年,“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办学口号言犹在耳。上世纪50年代学校旁边有一亩农田,师生组建了自然实验小组到田间地头去辨认农作物并制成标本,在自然标本室里存放了上百个学生作品。此后,学校率先把录音机引进课堂,是杭州市最早使用电化教学的学校;建成了杭州市小学里最早的微机房,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学习Basic语言;在浙江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青蓝小学也是榜上有名。伴随着科教成果的一路“高光”,学校的科学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发展。真实体验法强调科学教育要“真做真学”。互动教学法让一批科学教师在“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课”评比中屡屡夺魁。学校还充分开发拓展性课程,开设了面向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的科学社团,为每个孩子打造“一人一社团,一年两项目”的专属科学成长路线。语文学科出身的娄屹兰担任校长后,对科学教育投以格外的兴趣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