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医的朋友来说,职称让人是又爱又恨
一方面人人都想争取,一方面又颇多诟病。
但是也还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职称评选真是很不容易,我为此忧虑了整整一两年。
评选的论文要求实在是强人所难,大家都是学医的,在医院工作,是个什么样子,我就不必多说了。
忙,累是一定的。
那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挤时间写论文。
我只能说,根本就是为难自己。
但经过我的一番研究,也终于发现了走这条论文路,轻松一些的方法。
先介绍一下升正高职称评审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一)学历、年限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5年以上。
(二)论文
任中级职务以来,作为第一作者或执笔人(以期刊中标注为准),在省部级本专业学术刊物(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专辑)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在1部公开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教材中撰写3万字以上,可视为已达到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要求。刊物级别认定按照《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规定执行。
(三)外语
外语要求按《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及成绩使用办法的通知》执行。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按《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执行。
(五)年度考核
担任中级职务以来,年度考核成绩均应达到“称职"或“合格”以上。
(六)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达到我省规定继续教育学时,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复核验印的。
二、业绩条件
任中级职务以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面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并达到下列两类业绩中的一类。
三、论文、著作准备
1.出版著作1部以上(主要作者或主编、副主编)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2.出版著作1部以上(主要编著者)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国家级1篇以上)。
3.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国家级2篇以上)。
四、破格条件
确有真才实学,任现职期间业绩卓著,学术或临床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虽不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学位),但取得副主任中医师资格后,受聘副主任中医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学位),取得副主任中医师资格后,受聘副主任中医师职务3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技成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2.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二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3.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2项以上的主要完成人(前二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著作1部以上(主要作者或主编、副主编)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国家级1篇以上)。
2.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国家级期刊3篇以上)。
过来人的经验,苦口婆心地劝告你,论文很重要!!!
首先是要写论文,医院工作,真的很难熬出来,反正我做不到。
写论文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组织逻辑,润色。有时可能熬一两个小时,磕磕绊绊的一千字都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
在国内,医生的学术地位、收入水平等都与职称息息相关。越往上晋升难度越大,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其次是发表论文。写完论文只是你的漫漫征途的第一步,你要调查刊物的正规,如何选择合适的SCI期刊使文章得以顺利发表。
这几乎是所有医学SCI作者感到困惑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人简单地认为,影响因子是越高越好。
我对发表论文的建议是,在投稿之前,应当尽量搜集目标杂志的相关信息,了解该刊物的投稿须知、办刊宗旨、杂志研究领域和偏好、出版形式及审稿周期等。某些杂志因受到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局限性,文章发表不太活跃,收录文章数量少,引用率低,从而导致杂志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
但如果此类杂志在本研究领域很受认可,受该领域的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