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孩子上学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除了龙岗、盐田、大鹏等人口相对较少的区域外,深圳其他各个区都存在学位紧缺的问题。据数据统计:年深圳的中小学生学位缺口在6万个左右,这也意味着有将近6万个家庭的孩子,将面临分流到民办甚至返乡就读的境地。
昨天,是深圳福田区小一录取结果公布的日子,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天一大早,福田的教育部门非常热闹,部分家长是因为要办理资料的提交验核等手续,也有许多家长对孩子没有录取感到失望。因为他们花高价买来的学区房、租赁合同在这一瞬间成了摆设,之前的高额投入也随之打了水漂。他们的孩子面临着一个不好不坏的结果:去“高科技预制学校”上学。
那么,这个“高科技预制学校”究竟是个啥玩意?其实老方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为了写这文章,我专门搜索了许多资料,在此不带偏见、不带情绪,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给大家:
1、大背景:深圳学位紧缺,年福田区学位缺口个。
根据《深圳特区报》年的报道显示:福田区的学位向来供给紧张,年的新增学位需求超过个,年的学位缺口达到个,预计到年学位缺口将达到顶峰的个。为了缓解学生多、学校少的客观现状,福田区在年启动了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和10所永久学校的建设,建成后预计可以提供个学位,基本解决学位紧缺的问题。
由于永久学校的建设周期长,所以建设周期短的“高科技预制学校”的推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高科技预制学校”到底是什么?
高科技预制学校:采用轻钢结构及模块化生产的预制方式进行校舍建设,按照20年使用寿命的标准设计施工,提供同等数量的学位,把学校建设的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此类学校使用梁柱框架与剪力格构混合受力(这儿我没看懂),自重仅为传统钢筋混凝土项目的30%。它大幅降低地基要求,承载能力更强;以剪力框格抗侧力,系统解决抗风、抗震关键问题,质量高、安全性好。
根据规划,每所预制学校的建筑功能包括普通教室、教师办公、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综合实践教室、计算机教室、阅读室等。建筑高度约为12m;学校地上三层、无地下室,消防车道均可达到主要出入口。
3、“高科技预制学校”建设进度:1所已完工、7所在建、2所用地未明确。
根据年福田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计划的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截至4月份已完成代建招标,其中田面高科技预制学校已于四月份率先完工,另有7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已顺利开展地勘工作,剩余2所建设用地尚未明确,正在推进落实中。
如果按照进度,在开学前完成所有学校的建设,年可新增小学学位个,初中学位个,基本解决福田区学位缺口问题。可是如今看来,开学前全部完成的可能性还是不大。
4、“高科技预制学校”如何录取?主要用于接收分流学生,以就近录取为原则。
从初心而言,此类学校的建设主要是为了缓解片区学位紧张的问题,主要是用来接收超过片区公私立学校承受能力的孩子。因此学校不设招生片区,地段内的学生报名仍到对应的学区地段学校报名,当地段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时,将统筹安排到就近的“预制学校”就读。因此,此类学校只需要达到报名条件即可,不划分特定的招生片区。
事实上,福田区的这一举措,尽管是无奈之举,但还是有效地缓解了孩子无法在深圳上学的问题,但如果要解决“就近上学”的难题,还需要一点时间和空间去完成。可是学位紧缺的,又何止是福田?龙华的学位紧缺也同样突出,据发布的学位预警,龙华的缺口高达个。以民治小学为例:年秋季招生名额人、实际报名人数超人;高峰小学招生人,报名人数更是超过了人,这其中的大量学生同样面临分流和返乡就读的境地。
距离9月1号开学,只剩下1个多月的时间了,在深圳的你,孩子上学问题落实了么?如果没办法实现就近入学你打算怎么办?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