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西南证券,常潇雅)
1公司为网络安全新巨头
奇安信公司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其注册于年,起初为控股的子公司,为品牌下的企业安全业务运营主体,其实际控制人为原奇虎总裁齐向东。年,奇虎完成私有化,齐向东与周鸿祎签署了《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奇安信将从分拆,其业务经营主体为2B安全业务。同年,齐向东通过与安源创志及相关方签署了增资协议向奇安信增资,成为了奇安信的实际控制人。年奇安信与正式分拆,更名为奇安信集团。该公司于次年登录科创板,推出了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该公司专注为政府、金融、企业等组织提供新一代企业级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及服务。其业务拓展广泛且迅速,除中国外,目前为止已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网络安全服务。
1.1产品种类丰富,政府为最主要客户
奇安信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市场,持续的创新研发和以实战攻防为核心的意识成为了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以“数据驱动安全”为技术理念,以“内生安全”为思想,针对新技术如云计算、5G,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新一代全面有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该公司旨在打造具有内生安全能力的协同联动高安全系数防护体系。
具体来说,基础架构体系中的零信任基础架构、日志与审计安全、应用开发安全产品分别为新一代IT基础设施防护体系产品提供技术、架构、平台支撑服务,确保新一代基础设施防护体系产品的正常数据聚集和使用。另一方面,新一代IT基础设施防护体系产品主要可为客户提供泛终端安全保护、新边界安全防护、云计算安全防护及数据安全防护。其主要产品确保了各个信息化与业务系统之间的大数据流转,为大数据智能安全检测与管控体系产品提供数据分享与支持迭代服务。大数据智能安全分析与监测,SaaS智能安全防护为企业用户提供检测、感知、分析、响应等指挥和决策支撑,并协同赋能新一代IT基础设施防护体系。除此之外,奇安信协同防护体系所包含的安全服务体系为其他产品提供安全情报、安全分析、安全评估及安全规划,从而确保整个协同联动防护安全体系产品的高安全性。
主营业务收入呈增长趋势,新一代IT基础设施防护产品为最大业务收入和最大毛利占比产品。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年的8.2亿增长至年的41.6亿,复合增长率达71%以上。具体来说,公司主营业务由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服务以及硬件及其他三大模块构成。其中网络安全产品又由基础架构安全产品、新一代IT基础设施防护产品、大数据智能安全检测与管控产品构成。通过对比公司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可以得知,奇安信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部分为网络安全产品,年至年分别占比87.1%、86.8%、85.8%、82.3%。其中,年基础架构安全产品、新一代IT基础设施防护产品、大数据智能安全检测与管控产品分别带来3.0亿元、16.3亿元、8.9亿元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3%、39.1%、21.5%。年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服务、硬件及其他三大业务毛利占比分别为82.3%、16.5%、1.2%。总体分析,公司网络安全产品业务的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均为80%以上,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
国家政府为公司下游的最大客户群体。公司的最终用户群体主要包括政府、公检法司、军队军工、能源、金融、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无线运营商等相关行业。奇安信公司用户较为分散,行业覆盖十分广泛。通过对比年度至年度奇安信在不同行业的营业收入及占比情况,政府、公检法司和军队军工行业为该公司营业收入最多且占比最大的三个行业。年度政府、公检法司和军队军工行业分别营收9.0亿元、5.3亿元、2.1亿元;营收占比分依次为28.6%、16.9%、6.6%。其中,政府连续三年成为奇安信营收最大的行业,为公司最重要的客户群体。
1.2股权集中,奇安信成为网络安全“国家队”
公司股权集中,齐向东为集团最大股东,奇安信成为网络安全“国家队”。截止年12月30日,奇安信前十大股东为齐向东(25.9%)、明洛投资(21.1%)、安源创志(8.6%)、奇安壹号(7%)、金融街资本(3.9%)、奇安叁号(3.9%)、国投基金(3.6%)、国家军民融合基金(2.2%)、和谐成长二期(2%)以及中金启元(1.3%),其余49家企业持有其余20.5%的公司股份。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直接持有25.9%的公司股份,并通过安源创志、奇安叁号间接控股12.5%,累计控制公司38.4%的股权,成为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以及实际控制人。齐向东先生任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副会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智能协同云技术与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国家计算机应急处理中心反病毒联盟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等多个职位,深谙国内网络安全服务需求和发展前景。具有网络安全技术背景的股东可以为集团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出更前瞻性的专业发展趋势。
年5月,中国电子集团所控制的明洛投资与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37.3亿元战略入股奇安信,顺利成为公司第2大股东。奇安信也背靠中国电子成功跻身网络安全“国家队”。中国电子拥有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安全产品到应用系统的可控软件产业链。中国电子与奇安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极大增强公司服务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定力,共同建设中国一流企业级网络安全龙头企业。
1.3持续高研发投入,奇安信业绩稳步攀升
公司营收增速趋稳,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截止年,公司总营收稳步增长,由高增速状态回调趋向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逐步向好。具体表现为:-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为6.6亿元、8.2亿元、18.2亿元、31.5亿元、41.6亿元。另一方面,公司至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6.3亿元、-8.72亿元、-4.9亿元、-3.3亿元。目前该公司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研发支出较大,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但从年开始减亏,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持续改善。而最新披露的年一季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反映出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猛,受政策合规持续推动,下游客户安全建设需求旺盛。
费用控制效果显著,毛利率净利率企稳向好。年至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于年达到最大值后呈持续下降趋势,期间费用率逐渐降低。虽然公司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但收入端的良好表现以及公司有力的控费措施促使三项费率不断下降,具体来说,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3.2亿元、5.3亿元、-2,.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7%、11.3%、-0.5%。另一方面,自年以来,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向好,-第一季度毛利率分别为73.9%,74.9%,55.7%,56.7%,59.6%和63.8%。目前呈现“提效降费”的盈利趋势,虽然目前仍处亏损阶段,但公司未来计划以提升经营质量为经营目标,进而达到盈亏平衡。
重研发投入,奇安信拥有世界一流研发人员。年至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9亿元、5.4亿元、8.2亿元、10.5亿元、12.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9%、65.9%、45.1%、33.3%和29.6%。为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不断培养并引进专业研发人才,研发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年公司研发人员较年增长率高达18.7%,年研发人员较年增长11.9%。截止年底,公司研发类人员共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7.2%,核心研发人员均获得重要科研成果。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研发人员薪酬快速增长,故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
国内市场份额庞大,奇安信市场地位稳固。奇安信于年获得赛迪网络安全潜力企业榜第一名,次年又被评为年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第5名。赛迪咨询和IDC的权威报告中肯定了奇安信的市场地位。该公司不仅在终端安全、UTM等传统安全领域走在市场前列,在云安全、态势感知等新兴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赛迪咨询、IDC等第三方机构的报告,公司在新一代IT基础设施防护产品体系中的终端安全领域、大数据智能安全检测与管控产品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平台和云安全领域、安全服务市场份额第一,公司在终端安全技术、第三代安全引擎技术、大数据安全分析技术、漏洞挖掘技术、软件定义安全技术、威胁情报技术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平台市场、安全服务市场等不同网络安全产品体系市场连续两年取得市场份额第一或第二的好成绩,也侧面证明了其市场份额的庞大。
2行业分析
2.1网络空间安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1.1信息安全认知逐渐提升,网络安全行业新兴发展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全面落实网络空间安全理念。网络安全行业随着多次信息泄露事件而不断发展。
20世纪40-70年代,人们率先提出了通信安全的概念,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并通过密码技术解决了如搭线窃听等信息安全威胁问题。年迪菲和赫尔曼首次提出了公钥密码体制,美国政府也在年公布了《国家数据加密标准》。
20世纪70-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非法访问、恶意代码和脆弱口令等信息安全泄露方式开始蚕食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计算机安全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