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彻底改变了传统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本文将对计算机的现状进行一个分析。
传统教育理念严重,对课程重视度不够
综观当前的初中计算机教学现状,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计算机课程不属于考试范围,所以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甚至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计算机课常常被其他必考学科占用,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另外,有些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小,计算机课程设备落后且不足,专业的计算机教师较少,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学资源落后,影响教学效率
教材与教学内容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所采用的计算机课程教材不符合当前的课程教学要求,只是给学生讲授基础知识,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很难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而且,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依旧给学生讲述一成不变的知识,课堂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远离当前教学实际需求,则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
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初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常常根据课本讲授知识,或者以试卷考查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培养,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不会上机操作,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结语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给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为初中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