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袁春明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概论

二、教学设计

三、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模式

前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群体中一门新学科,它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从无声电影教学(20世纪20年代)开始,即产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越来越紧密。怎样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结合,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我今天主要与大家交流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概论

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实现教育的优化,而不在于发现教育规律。

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的物质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两方面。

物质技术有:计算机、投影、网络、电视、音响等。

智能技术有: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

2、教学媒体

概念:当某一种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育信息的载体,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源,并且是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分类:教学媒体按其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高互多媒体。

视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如:教科书、挂图、标本、幻灯、投影等。

听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如:广播、录音等。

视听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听器官。如:电视、电影等。

高互多媒体:指使用多种感官且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

3、课程整合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与课堂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1)整合的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刘儒德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们将计算机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首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第二阶段,人们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或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

第三阶段,人们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传媒为基础的课程。

第四阶段,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整合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A、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学过程之后,教师由原来处于教学中心位置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