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
大家准时在每年的4月23日这天复盘自己的“阅读情况”,有人晒出自己上一年的收获满满书单,也有人开始焦虑自己并不“达标”的阅读量。
其实,在短视频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读书早已不局限于纸质书、实体书、电子书等方式。“听”书、“看”书同样是阅读行为。
根据《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有超位图书作者进驻短视频平台,用短视频方式向受众推书。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抖音平台上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14%,这个数字是年的近一倍。
其中,时长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数量增长.44%,读书类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6.21%。
各个维度的数据增长离不开“图书达人”的倾力推荐。此外,还有很多文学大家、知名作家、深受大家喜爱的图书作者,以及专业出版机构等,也开始通过短视频平台向大家推荐书籍。
莫言、余华、毕淑敏、迟子建、刘震云等都曾出现在抖音各类卖书直播间。
据统计,目前,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超家出版机构在抖音开设账号,将其作为重要的销售途径之一。
年,抖音电商推出“全民好书计划”,全年平台售出图书2.5亿单,其中首次在平台购书的消费者占比49%。
消费者通过短视频平台购书、在线观看图书类节目是一种新式的读书行为。它将大家从实体书、电子书中解放出来,以更快速、高效的方式阅读,也不失为提升阅读量的一种方法。
关于线上购书,世界读书日前,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线上图书消费观察》,给线上购买图书的人群画了像。
销售数据显示,女性网购图书的销量占比53%,高于男性6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随着女性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提升,女性对自身学习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偏好上,男性消费者对金融投资、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领域更感兴趣,阅读兴趣比较偏向专业领域的知识类书籍。
女性则更喜欢购买与家庭教育和艺术相关的图书,在童书、家教及时尚、音乐类图书的消费偏好较高。
除了男女偏好不同,婚姻状况也对购买图书的偏好产生影响。数据显示,已婚用户的书籍购买量是未婚用户的4倍,买走了8成以上的图书。
未婚用户与已婚用户在买书的动机和用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未婚用户网购考试、教辅书、计算机等专业书的占比高于整体,读书主要是为了拼事业和前程。
已婚用户则在童书、中小学教辅、家教等品类的消费占比高于整体,教育下一代成为网购图书的第一出发点。
从购买图书人群的年龄分布来看,36-45岁消费者买走了近5成图书,26-35岁消费者买走了近3成图书。
不同年龄层的消费群体,对图书的喜好也有明显差异。
00后在考研用书、大中专教材教辅、外语学习类图书的消费偏好最高,同时也爱买青春文学、摄影图书和小说。
90后忙着学习处理家庭生活和赚钱,在育儿、家居、婚恋类图书的消费偏好较高,同时在金融投资、计算机与互联网、管理类图书的消费偏好较高。
80后则在中小学教辅、字典词典/工具书、音乐、童书、科普读物的消费偏好较高。
从不同类别书籍的销售量来看,年图书类销量占比最高的是教辅和考试类书籍,销量占比40%,其中,中小学教辅书销量占32%。
此外,童书销量占比18%,小说、励志与成功、人文社科类图书占比3%—6%。
专业书籍中,医学、绘画、电子与通信、工业技术和农业/林业书籍的销量增长最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最美人间四月天,最是读书好时节。
今天,你读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