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行的内涵及其根据是什么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6.html
教育先行论的主要根据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决定教育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可以超前于经济发展;教育周期比较长,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先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代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教育先行的必然性1、教育先行是现代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生产对科技的依赖性日益加重。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科技开发的引导下不断涌现,技术换代日益频繁,且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周期愈来愈短。据统计:第一台机器从年发明到实际应用经过了年,蒸汽机经过了84年,内燃机73年,电话56年,电动机51年,发电机20年,到现代的真空管从发明到应用便缩短为13年,飞机14年,雷达15年,原子弹6年,激光2年。本世纪中叶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等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愈来愈高,新兴科技在生产中也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劳动者所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也愈来愈高,要求人们受教育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对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开发新的科技领域,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尽快应用生产实践,就必须超前培养科研和生产人员。否则,就必将妨碍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应用,延缓经济的发展。难怪日本人常说:“教育就是30年后的工业。”2、教育先行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知道,教育的直接功能是培养人。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其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是通过受教育者对社会的服务过程来体现。要培养人,特别是现代人,就必须以最新教育方式方法教给他以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政治伦理道德,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沿力量。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已不是单纯地以体力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而是以他所掌握的科技在他的精神、审美情趣和体力的支撑下,与越来越多的人造自然之间进行智力物化,且这种智力劳动的变换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频繁。现代教育恰恰能发现和培养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使之全面发展,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文化上的变迁。因此,要达到为未来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教育也必须先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