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十字路口脸的恐慌中国新闻周刊

9月1日,复旦大学迎来多名级本科新生报到。学校推出人脸识别“刷脸”报到、云端智能驱动AI机器人现场快速答疑等。图/新华本刊记者/杨智杰“低调的学校上热搜,准没好事。”中国药科大学大四学生周琪看到学校的新闻时想。8月底,有“药界清华”之称的中国药科大学全面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不仅用于门禁,还在试点教室安装摄像头刷脸考勤,并对学生课堂听课情况全面监控。有报道称:“在部分教室试水后,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一切早有端倪。6月,周琪收到学校通知,称为了做好人脸识别系统,学生要提交高要求的照片做信息采集。两个月后,周琪就体验到了人脸识别的应用,出入校门、图书馆等“刷脸”通过,不用费劲找学生卡很方便,但是她没想到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风暴。最初的宣传焦点,是学校应用了先进的AI技术,但风向很快转变,更多人开始对教室里无时无刻的监控感到恐惧。在赛迪顾问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王晓宁看来,这次的争议,是人脸识别技术深入应用后必然会面临的一个节点。从业内来看,年,将是人脸识别被市场检验的关键一年,很多公司正急于证明自己的变现能力,抢占更多赛道。但整个行业却突然被集体卷入风暴眼:人脸识别使用的边界,到底是什么?校园信息化的利弊山世光看到中国药科大学的新闻时,并不意外。他是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科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有二十多年。对于做技术的人而言,在校园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监控学生状态不算新鲜事。“在业内,一些科技公司早已有了这样的设想,或者拥有了接近成熟的技术。”山世光说。人脸识别进课堂的探索最早引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