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观点精编少儿编程最重要的是好的内容

11月26日,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好未来教育集团学而思小猴编程项目负责人谢文怡与编程猫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天驰、小码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江有、有道小图灵业务负责人武志飞共聚一堂,围绕“少儿编程:通往刚需之路?”主题展开精彩讨论。

核心观点:

教育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少儿编程最重要的是好的内容体系,其次是好的老师。

整个编程市场,校外跑得比校内快,沉淀积累了一些好的内容与师训方法。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或者支持公立教育体系的发展。

以下为现场实录:

谢文怡:非常感谢。刚才两位的分享,一个是自己从小学CS,一个是为了女儿的兴趣开始做CS。在美国和欧洲,有很多这样的同仁跟我们一起奋斗。

其中,有一个数字特别打动我,就是美国的计算机教育的渗透率达44.8%。现在中国少儿编程教育在通往刚需的道路上,走得怎么样了呢?下面有请中国的从业者们一起上台讨论。有请王江有老师、李天驰老师和武志飞老师。

在美国,计算机教育渗透率已经达到44.8%。我第一个问题要问各位老师的是,作为从业者,您觉得中国少儿编程在通往刚需之路上走到什么地方了?来自家庭、来自政府的需求,都是什么样的?我们先从武志飞老师开始。

武志飞:目前国内普及率还是非常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家长对编程的认识不足;二是整体网络条件、家庭的设备有待改善。

孩子们通过体验编程课程,做出一些作品,家长能看到孩子们用编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家长喜欢看到的。这是一种“刚需”,虽然不是在应试体系当中的刚需,但家长会认可孩子在这方面的进步。

王江有:年到年,中国少儿编程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从业机构,做了很多的努力。

第三方有一个判断,可能也不是很准确。目前国内,少儿编程课程的渗透率达到了1.5%,当然美国也在进步,所以整体来讲美国的渗透率还是比中国领先的。

我们在对外沟通交流中发现,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总是部分人群先接受,再普及给更多的人群。

李天驰:中国少儿编程教育在校内主要是两块,一块是,在北上广深、杭州、南京,由各个高校率先示范,有很好的师资投入,有很大的投入力度,建设起了一个儿童编程或者是机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示范性平台。另一块是,政府在很多省份、地区在做普及性的教育。

那么,如何保证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公平?特别是在少儿编程和人工智能教育上,怎么最大程度的让欠发达地区的学童去受惠?

从我们自己掌握的数据来看,一是,企业在领先市场(头部市场)投入的非常多,不要说北上广深了,像贵阳这样一个城市,也有企业努力推广这个城市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在落后地区大家也会看到,国家通过用人工智能教材、编程教育的一些教材、信息技术教材,也在做很多普惠性的尝试。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做了非常多的先进尝试。

谢文怡:谢谢几位老师的分享,我来总结一下刚才听到的关键词。从政府的角度,尽管咱们起步得晚一些,但是因为政府的巨大投入,少儿编程发展有一个很大加速度。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尽管现在咱们渗透率没有那么高,但从业者都有一个共识——这是需要有耐心、需要逐步培育的过程。这其实也引出了我的第二个问题。既然长夜漫漫,在少儿编程通往刚需之路上,我想问一个很难的问题。最让几位老师脑子里痛苦的是什么?这次从天驰开始。

李天驰: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时间吧,年我们开始做少儿编程,一直到现在,其实它经过了这几年的时间,实话实说,整个培训行业其实走过了很漫长的时间,从年代的语培行业,一对一的模式,走到年代,到年-年整个在线教育的发展。

在这么长的时间周期里,你会看到不同的商业模式在探索,然后大家吸取好的经验,让这个行业健康的去发展。

但少儿编程,你能看到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短,短短几年时间,每年我们都会看到新的模式在诞生。少儿编程,我自己总结,其实在用四五年的时间,走其它学科可能花了二三十年的过程。

其实大家会看到,它也会集中爆发出来一些问题,当然整个行业也有非常好的一些方向。

我们非常相信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在这个基础上看看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怎么去解决,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王江有:像天驰说的,少儿编程是在K12学科跟少儿英语这样的基础上,诞生了很多商业模式的探索,资本高度发达,自媒体也高度发达,这在之前是没有的,所以它一出生就在镁光灯下,特别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