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日前甘肃人社厅和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在课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素质教育创新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网友:什么叫“显著成果”,什么又叫“比较突出的成绩”?用这样的模糊词语表述所谓的条件和标准,合理吗?
冬天里的思索教学能力强,研究能力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养指导至少2名教师。论文不作限制性要求。网友:这就奇怪了,一方面要求“研究能力强”,另方面又说“论文不作限制性要求”,那么如何判断“研究能力强”?
城市、县城中小学教师应有1年以上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网友:教师的职称是专业技术职务,跟乡村学校任教经历有何关系,跟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又有何关系?这不是政策性绑架吗?《教师法》里说的是“正常晋升”。曾经,人社部拿职称计算机证、论文绑架职称申报,如今改了方式吗?
获得省级以上表彰1次,或市厅级表彰2次,或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1次;获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1次,或二等奖2次,或市州级一等奖以上2次;获得市州级精品课、最佳课、优质课等二等奖1次;或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网友:教学需要的是常态课,再说,每个教师都有参赛的机会吗?
获得省直部门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市州党委政府授予的先进称号1次,或县市区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或地厅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或县市区部门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3次。网友:教师人人都能公平地参与先进称号评选吗?
教师指导的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全国专业竞赛获奖或获得名次。网友:每个教师都有指导学生参赛的机会吗?培养指导至少2名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至少1名教师获市州直属部门或县市区党政机关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网友:这是明明白白的绑架!
都说教师职称改革要打通通道,看看以上规定,怎么都觉得这些条条框框,是在用各种获奖荣誉证书和先进称号绑架,而不是打通。这样下去,教师的常态教学会到哪里去?这样下去,教师的发展空间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