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般讲,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使用幻灯、唱机、电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等电教器材和教学、教育幻灯片、唱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电教教材,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就叫电化教育。
80年代后期徐州市的电化教育年,在南京举办的“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上,这个名词第一次被正式使用。自此以后,便逐渐被各有关方面引用开来。六十年代,随着电化教育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运用,国外一些学者,把电化教育又称为“教育技术”。我国有的学者则把电化教育称为“现代教育技术”。不论叫电化教育,或是叫视听教育,还是叫现代教育技术,总之,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强有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化教育萌芽于十九世纪末,而它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化教育的主流设备也经历了很多变化,19世纪后半叶的主流设备就是幻灯机,20世纪初期的无声电影和唱片,20年代的无线电收音机,30年代的有声电影,50年代的电视、磁带录音机、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60年代的闭路电视,70年代的电子计算机。
横河学校的电化教学国外80年代就有一种PLATOⅣ型系统。这个教育系统包括两台大型计算机,与个终端相连,分布在个地区,系统中贮存了个专业约课时的教材,全年能提供约一千万人学时的课程,为计算机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加拿大、日本、西欧国家等也都非常重视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我国的电化教育在七八十年代比较而言还是落后了,电化教学的设备基本靠进口,80年代我国引进了大量的APPLE机,并把它列入了典型系列机行列,在教育部门特别是在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有自主研发的成果,比如中华学习机是由我国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小学及家庭使用的机型,其结构是积木式的,可以一块块搭起来,使功能一层层增加,以适应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它的最小系统可以不带汉字系统,不带软盘驱动器,不带打印机,也可根据需要加上这些设备。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首先是各类高校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到8左右,很多中小学都建立了微机室和语音室等,电化教育的硬件设施已经比较完备,计算机的运用成为电化教育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旧式的电化教学设备已经被淘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估计10年内还是以电脑为主体设备,年之后,电化教育的硬件设施将会逐步移动化和智能化,电教中心将成为学校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中心,在教育教学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