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负韶华爱教育,用心写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收藏、评价、分享。
近日,在某研究生培养单位公示的年推免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学生占比97%,普通一本院校占比仅3%!网友感叹:这生源质量,和清北都可以媲美!
年9月30日,中科院某研究所公布年拟录取推免生名单,总数为人,生源来自67所高校。从生源数量来看,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高达45人,第二名是清华大学31人。此外,推免生数量达到5人及以上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其中推免人数只有1人的学校有33所,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
从学校层次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量最多,为33所,占比49%;排名第二的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27所,占比40%;双非高校只有7所,占比11%,它们们分别是:北方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从生源学校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生源数量高达人,占比49%,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生源数量为人,占比48%,普通一本仅有7人,仅占比3%。“双一流”高校生源数量占比高达97%!
难怪有网友心中疑惑:这莫非是清华或是北大的推免生名单?当然不是啦。准确地说这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不能算高校。那么它是谁呢?
答案揭晓:它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新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入学礼,在校长李树深写的一封信里嵌入一枚“龙芯三号”实物芯片。该芯片就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它属于通用CPU,64位4核处理器,是我国首款商用的四核处理器,有很高性能,可以用于桌面服务器或者工业控制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校长给级本科新生信中寄语:“它看上去很小,却可以驱动庞大的世界;它朴实无华,正是中国科学院砥砺创新自主研发的写照。希望同学们透过芯片,读懂更多,看得更远!”
计算所是怎样的存在?
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创建于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一流的研究所需要一流的人才来建设,一流的研究所也必然培育一流的人才。计算所宽松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大批精英人才,数十名国内外知名学者相继应聘为我所的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计算所现有两院院士(含在职和客座)8人,曾在计算所工作或学习过的院士20余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研究员85人,副研究员百人以上。李国杰院士、高文研究员被美国年IEEESpectrum杂志评为中国科技十杰;孙凝晖研究员、胡伟武研究员入选为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龙芯”、“曙光”研究集体分别荣获首届和第二届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这些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企业是从计算所中诞生的!随着学科与技术发展,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以及联想、曙光等高技术企业。
计算所在计算机系统、网络、智能信息三个主要研究领域下设十五个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拥有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分析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科研基地,计算所加强了原始创新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以解决计算机学科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计算所的长远发展提供长期的、战略性的技术储备和基础,并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团队。
六十多年来,计算所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年底,计算所获得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52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14项),院、市、部级科技奖励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21项)。龙芯1号、曙光、曙光L、曙光A、龙芯2号连续五年相继被两院院士评为当年十大科技进展。科技日报庆祝建国55周年评选的“科技中国55项第一”中,计算所的科技成果占了三项(曙光、曙光A和龙芯1号)。“龙芯”与“曙光”的成就表明计算所既是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实施的“龙头”,也是计算机产业的技术源头。
您对中科院计算所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大家一起探讨、互相学习。
若喜欢本文,欢迎点赞、收藏、分享,记得点击下面的小火箭哦。
我是不负韶华爱教育,致力于发现生活之美,传播正能量,用教育启迪智慧,点亮心灵。不负韶华,教育先行!如果您有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