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和学生,为了大学毕业之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是为了寒暑假,或者是为了教育学生方便,从而选择报考师范大学。
学生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师范毕业之后就会有一份教师的工作,殊不知现在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教师的门槛也有了相应的提升,但是待遇却被要求下降。
为了更为理想的工作和更高的待遇,有很多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考取研究生,成为硕士,甚至成为博士,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国家语委新规,普通话考试改由计算机测试,师范生就业压力增加公务员、教师等编制岗位是毕业生和家长们眼中的“铁饭碗”,它铁就铁在,不论在哪,都能吃饭,所以最近几年,考公的毕业生不断增加,竞争压力也随之提升。
圈外人认为现在的教师工作很是轻松,毕竟现在国家要求“减负”,不仅要缓解学生的压力,相应的,教师的压力也会降低。另外,教师还有周末和寒暑假,这也是很多毕业生向往的。
为了缓解国内教师行业的缺口,即便是非师范生,也可以成为教师,只要考取证书,通过考试和面试,也能进入到校园中任教。这就导致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增加。
在这之前,国家语委公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在4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会对师范生毕业之后的升学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普通话是师范生的必考证书,计算机辅助测试看起来公平有很多对教师行业和普通话证书不了解的同学或许仅仅认为只有播音、主持、新闻专业的学生,并且之后要从事对口工作的毕业生需要考取普通话证书,但其实教师也需要。
师范大学的学生在考取教师资格证之后,或许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会有一定了解,除了语文科目外,还需要普通话达到二乙及以上,而语文需要达到二甲及以上。
有很多师范院校都会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考试,并且第一次考试也不会收取费用,这就方便了很多师范生。但是如果错过这一次,就要自己报名了。
在《规程》实施之前,都是由人工进行测试,负责测试的考官也多数是校内的老师,因此在给学生评分时,只要不是特别明显的缺陷,都会予以一定宽容。
因此只要不是口音特别重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二乙以上的水平,有很多学生都是一遍过的,就连笔者自己也是这样。
但是《规程》实施后,除特殊情况外,都要通过计算机辅助测试,通过计算机测试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看起来公平,但是也不能排除机器自身的设定,是过于宽松还是过于严苛。
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考证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如果计算机正常运行,且设定程序也经过多重测试十分准确,也就能保证考试质量。但是如果计算机出现bug呢?
教师行业争议大,学生报考需谨慎在之前,不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对于教师都十分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很高,因此有很多高考生考入师范大学,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现在有很多家长也依旧在认为教师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工作,学生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干一辈子,并且福利待遇也很优厚,假期也很多,也能多陪陪家长。
但是伴随着社会上爆出越来越多教师缺乏师德的事件,人们对于教师的看法似乎出现了改观。而那些家长们,对于教师似乎也没有那么尊重,面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愿意配合。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传出提高教师门槛,降低教师待遇的信息,甚至要求让教师岗位退出编制,取消教师的周末假期,这些呼声越来越多,使得教师行业似乎少了一些光环。
鉴于此,学生们在进行学校和专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自己和未来,尽量不让家长、亲戚的想法束缚自己,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即便毕业后不会从事对口工作,但也了解了这一行业的一些表面知识,也不会让自己的以后出现遗憾。
笔者寄语:
如果学生想要成为一名教师,首先问问自己是因为喜欢教师工作,喜欢教书育人,还是因为仅仅想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如果是后者,可能就要多多考虑,因为教育部门对于教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还需要同学们多做了解和准备。#30天创作挑战赛二期#话题:你想成为一名老师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