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以教育视角看,这句话点明了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不同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你与别人一样吗”“你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这个‘不一样’吗”,是对每个新入学孩子的“开学三问”。记者看到,这种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理念,已融进课程、课堂、活动、实践等各个环节,正在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品德为先
创办于年的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非营利、创新型、国际化民办学校。创办人定下了“全人教育”办学理念,明确办学使命为“发展全人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总校长吴子健说,“全人教育”致力于把学生品德教育放在核心地位,帮助每个孩子养成阳光、自信、包容、创新的个性特质,首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懂得关爱他人,讲诚信。
“好几次孩子打电话回来,问我要不要听‘好消息’,结果一问,全都是他同学的好事儿,没有一件是他自己的事。孩子是真心为同伴取得的成绩骄傲,我这个大人都十分感动,我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很融洽,不是对手,而是伙伴和战友。”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道。
走进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部,校园角角落落也是“课堂”,诸如“每天放学后,帮清洁工阿姨把椅子搬到桌子上”“给家人写封感谢信”“至少做一件帮助朋友的事情”这样的育人小贴士随处可见。
据了解,品德教育课程、行为管理、儿童保护与健康、特殊教育需求等四大板块共同构建了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品德教育体系。课堂内外,既有观念的引导,更有具体行为的矫正。
“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态度和选择造成的结果有一定认知且能够承担,这才是我们教育要达成的目标。”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部低年级主任王戈说。
“张扬”个性
好奇心是学习原动力,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必须为这份好奇心“遮风挡雨”。
包玉刚实验学校一名二年级男孩曾在学校卫生间内拆装抽水马桶的水箱。教师了解到,他是因为对马桶抽水原理好奇,可家中马桶又是连体式,所以在学校做起了“实验”。学校充分尊重这名男孩的研究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其动手能力,最终该生在国际乐高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还有一个孩子,曾通过校医务室电脑‘黑’进了学校互联网。我们对这件事很重视,但不是简单地处分了事,而是看中了他的兴趣特长,专门请名师培养他的计算机能力,后来他作为科技部和中国科协的‘英才少年’,多次参与相关项目的国际研究。”吴子健说。
去年6月,包玉刚实验学校高中部上演了多部受到学生追捧的中英文戏剧作品,有原创,也有经典再现。这些剧作中,都有学校首届5位IB(国际预科证书课程)戏剧课学生的身影,而这门课也正是为这5名对戏剧创作有着强烈兴趣的学生专门开设的。
因体育、艺术类活动及赛事繁多被戏称为“文体校”;为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为期一月的“日行一善”主题活动;每个小学生年均图书馆借阅量超过本,四大名著等国内外名著都被列为初高中学生必读书目……在包玉刚实验学校,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背后,是宽容环境的营造,以及对润物无声、志在长远教育思想的推崇。
融会中西
教学质量始终被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