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沂,物联网通信协议和节点技术、网络安全方向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副院长。
工作以来,蔡沂多次获得华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的授课方式有口皆碑,先后承担了多门学科基础课与专业骨干课程的讲授,发表了多篇教研、科研论文。曾获得校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校级优秀示范课教师、广东省“民办优秀教师”、第九届“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教学之余,她也不放松学术上的钻研,先后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索引1篇,EI索引5篇,并承担了多项省级和校级教研与科研课题。
孜孜不倦用心教书,因材施教耐心育人
从教十三年以来,蔡沂先后担任《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十余门专业课程的授课老师,以及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级网络工程1班的班主任。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她一直在不断摸索,最终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们喜爱。
蔡沂谈到:“回首十三年从教生涯,我时常问自己为何选择成为一名老师。一开始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源于我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按部就班去公司上班的生活方式,而做大学老师拥有比较大的学术自由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技术进行教学与研究。随着教师生涯的展开,我慢慢感受到教书育人工作的责任重大,需要对学生、社会负责,因此我时刻将‘上好每节课、耐心对待每位学生’作为工作准则,不断反思如何上好一门课”。
蔡沂为级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解毕业设计选题思路(尚云鹏摄)
不同性格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课程过程设计至关重要。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蔡沂逐渐意识到,能否在课程学习中贯穿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决定了课程的成败;能否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组织教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否设计出生动有趣又富有启发价值的实验案例则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效果。同时她也深刻体会到,应该要把课程做得吸引学生而不是一味迎合学生,所以更加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注重加强引导而不是降低标准。“对待学生,一定是要有耐心、有温度、有尺度。”
采访中,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纷纷表示,“蔡老师注重听课质量,时常抽人做题,讲题时从学生的答案入手,非常耐心,十分和蔼。”“蔡老师讲课不快,有条有理,容易接受。”“蔡老师把课程安排得很合理,会抽人回答问题,了解同学们的听课情况,学完一章会有小测。”
在担任级网络工程1班的班主任时,蔡沂也将她极具个性的教学方式融进了班级,时刻保持班级活力和凝聚力。通过采取“时间去哪了”计划、班干部负责制、“IE沙龙”、“蹭学霸”学习小组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及前沿资讯,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班级归属感。在她的带领下,该班在-学年度获得先进班集体、魅力团支部比赛一等奖、院级心理健康教育月一等奖、阳光体育冬季环湖长跑院级最佳组织奖等多项集体荣誉,蔡沂也荣获-学年“优秀班主任”称号。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自年蔡沂担任网络工程专业教研室副主任以来,一直致力于从专业的层面更深入地去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她逐渐意识到人才培养要放到大环境中去思考。“我们学校处于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具有先天的产业优势,行业中大量中小IT企业的网络人才需求是我们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