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位女性图灵奖得主去世,三次到访中国

全球首位图灵奖女性得主、首位IBM女院士弗朗西斯·艾伦(FrancesAllen),因阿尔茨海默病并发症去世,去世当天是8月4日,正好是她88岁生日。图|弗朗西斯·艾伦(FrancesAllen)艾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编译器优化,编译器是一种程序,可以将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指令,转换为由机器执行的程序。亲自见过艾伦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上榜者李博回忆称:“我博士期间曾有幸去IBM,给她老人家讲过一次我的研究课题,她人非常nice,也很有耐心。”对于艾伦的离开,李博也很惋惜:“弗朗西斯·艾伦是编译原理的鼻祖,她的离开是计算机乃至整个科学领域的一个损失。艾伦在编译系统架构和优化并行等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对我们当今计算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她一生潜心研究,提携了许多后辈,是学术研究和教育行业的‘双重’楷模,其学术成果及科学精神将继续影响更多后辈。”对于她的不幸去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内编译器专家冯晓兵告诉DeepTech:“弗朗西斯·艾伦的去世非常令人惋惜,像她这样的业界巨擘寥寥无几。艾伦本身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驱之一,其在编译系统架构、程序分析、优化技术等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和基础性工作至今影响深远。其于年斩获图灵奖可谓实至名归。此外,艾伦长期致力于鼓励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投身于科学(包括计算机科学)事业,这也是她令人心生敬佩的另一原因。”而最初艾伦投身计算机科学领域,起源于一场“意外”。“误打误撞”进入IBM年,艾伦从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后,来到当地一所中学教书。为获得工作所需的认证,在中学工作两年后,她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数学,并于年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当时,IBM恰好来到密歇根大学做校园招聘,出生于普通家庭的艾伦,为偿还读研欠下的债务,决定加入该公司做程序员。但她原本把IBM的offer当作“一次性工作”,打算还完债务后就离开IBM,结果一待就是半辈子。其在IBM的第一项工作,是教给新员工FORTRAN语言的基础知识(FORTRAN是FormulaTranslation的缩写,意为“公式翻译”)。如今,FORTRAN已经是最古老的计算机语言之一,但在当时这是IBM引入的全新高级编程语言。和FORTRAN的接触,也是艾伦从事高性能计算编译器的开始。继该项目之后,她的另一代表项目,是年代初的Stretch-Harvest计算机项目,该项目旨在处理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SecurityAgency,NSA)的机密密码破解和情报收集工作。日后,该项目为NSA服役了长达14年。完成NSA的项目后,她参与了IBM的高级计算系统项目,期间她设计并构建出一套编译器优化组件。基于这项工作,艾伦于年发表一篇围绕“程序优化”的开创性论文,该论文描述了一个可用于程序评估和程序优化的新框架。年,艾伦发表一篇主题为“控制流分析”的论文,并提出“间隔(intervals)”和“节点优势关系(nodedominancerelations)”的概念,这对此前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改进。两年后,她在另一篇论文《优化转换目录》“ACatalogofOptimizingTransformations”中,首次提到系统化编译器优化转换。该论文的合作伙伴是她在IBM同事约翰·科克(JohnCocke),后者曾被誉为“RISC体系结构之父”。年至年期间,艾伦领导着一个研究并行计算科学的团队,该团队曾提出独创性想法——用低成本、高性能的微处理器来进行并行处理(ParallelProcessing)。除本职工作以外,艾伦还是IBM的热心导师,在职期间她一直努力培养女性的计算机科学兴趣。年,她成为首位女性IBM终生院士(IBMFellowEmerita),IBMFellow也是该公司技术人员的最高荣誉,此外她还是IBM技术研究院的主席。此后多年,她在全球各地不断发表讲话,以敦促女性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年,为表彰她的努力,IBM以她的名字设立了FrancesE.Allen科技女性导师奖。年,在IBM工作45年后,艾伦退休,但她仍然是该公司的荣誉员工。图|弗朗西斯·艾伦老年照片世界首位图灵奖女性得主艾伦去世的第二天,IBM研究院专门撰文怀念。IBM研究院院长达里奥·吉尔(DarioGil)也在邮件中向其致敬,他说艾伦将被铭记为计算领域的先驱,她在优化编译器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达里奥·吉尔还表示,她在IBM也留下了不朽烙印,这不仅基于她的技术远见和技术遗产,更是因为她给别人带来了启发和帮助,尤其是在激发女性从事科学的热情方面。图|IBM缅怀艾伦的文章年,因“在优化编译器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做出先驱性贡献,奠定了现代优化编译器和自动并行执行技术的基础”,艾伦成为图灵奖自年设立以来的、第一位女性得主。此后至今,只有另外两名女性获得该奖项:年的芭芭拉·里斯科夫(BarbaraLiskov)和年的沙菲·戈德瓦瑟(ShafiGoldwasser)。另外,她还获得了计算机女性协会颁发的AugustaAdaLovelace奖。除图灵奖外,艾伦还曾获得许多其他荣誉。年初,IBM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合作设立IEEEFrancesE.Allen奖章,艾伦和其他数十位科学名人已经获得该奖章,该奖章将于年在IEEE荣誉典礼上首次颁发,据悉这也将是IEEE的最高奖项,而她获奖理由是毕生致力于开发计算领域并开拓新突破,以及专注于激励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来从事和她一样的工作。除在IBM工作以外,艾伦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哲学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的成员,同时也是计算机科学协会(ACM)、IEEE和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的院士。凭借在计算领域的杰出贡献,她已被授予两个荣誉博士学位,并被选入国际科技女性名人堂(WITI,WomeninTechnologyInternational)。具体来说,艾伦的成果意义在于,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在大型主机上工作的程序员,需要逐行手动编写程序,并且还得花时间调整慢速软件,而这会导致软件出现错误。而软件编译器的出现,允许程序员对软件进行自动优化,从而节省宝贵时间。艾伦作为编译器组织和优化算法的先驱,其在并行计算方面的工作,至今仍处于编译器研究的前沿。她通过把并行计算转移到STRETCHHARVEST编译器、COBOL编译器等产品之中,从而让并行计算得到简化。与此同时,艾伦作为编译器组织和优化算法的先行者,为编译器优化技术奠定了基础,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里卡纳(RicanaBajcsy)对媒体表示,艾伦的工作给编译器设计和机器体系结构带来显著进步,而这些进步是现代高性能计算的基础。里卡纳认为,她的贡献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大部分历史。她以一己之力,影响整个计算机发展历程。而艾伦的人生,也颇为励志。出生农场家庭,被启蒙老师激发数学兴趣年8月4日,适逢美国大萧条时期,艾伦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秘鲁镇的一个农场家庭,父亲是一位农民,母亲则是小学教师,家中6个孩子,她排行老大。她的幼年生活很是清贫,从小和家人住在一间没有电、也没有暖气的农舍中,但她非常热爱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高中时,一位老师激起了她的数学兴趣,这也为她后续从事计算机研究奠定基础。个人生活上,艾伦曾与计算机科学家雅各布·施瓦兹(JacobSchwartz)合作。施瓦兹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IBM公司,与艾伦和约翰·科克合作,三人在编译器优化、软件工具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艾伦后来成为施瓦兹的第二任妻子,两者于年结婚,这段婚姻最终以劳燕分飞告终。施瓦兹也因患上肝癌,于年撒手人寰。科学家身份之外的艾伦,还是一位探险家,她是美国高山俱乐部和加拿大高山俱乐部的成员,曾作为中美联合西部登山探险队的队员,三次到访中国。她还曾探索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屿巴芬岛(BaffinIsland)。年,她告诉美国国家新闻社:“在巴芬岛(BaffinIsland)的探索之旅中,我们的团队进行了六次首次登顶,绘制了未知的山脉。在加拿大北极群岛(ArcticArchipelago)之旅中,我们建立了穿越该岛的新路线。”不过,探险只是艾伦的业余兴趣,她认为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计算研究经验,才是一次真正的旅行。斯人已去,愿她安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93.html